致谢 | 第5-6页 |
中文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英文缩略语表 | 第10-12页 |
目次 | 第12-14页 |
第一章 Pant6n-Valentine杀白细胞素阴性的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序列型72韩国分离株全基因组序列研究 | 第14-32页 |
引言 | 第14-15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15-17页 |
1.1 材料 | 第15-16页 |
1.1.1 菌株来源 | 第15页 |
1.1.2 试剂和仪器 | 第15-16页 |
1.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2.1 DNA提取 | 第16页 |
1.2.2 基因组测序、注释和比较分析 | 第16-17页 |
1.2.3 基因组分析 | 第17页 |
2. 结果和讨论 | 第17-31页 |
2.1 概况 | 第17-18页 |
2.2 毒力因子和致病岛 | 第18-28页 |
2.3 SCCmec | 第28-29页 |
2.4 质粒 | 第29-31页 |
3. 结论 | 第31-32页 |
第二章 社区相关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序列型72韩国分离株的毒力相关因子的比较分析 | 第32-65页 |
引言 | 第32-34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34-50页 |
1.1 材料 | 第34-35页 |
1.1.1 菌株来源 | 第34页 |
1.1.2 试剂和仪器 | 第34-35页 |
1.2 研究方法 | 第35-50页 |
1.2.1 基因敲除 | 第35-39页 |
1.2.2 生长曲线 | 第39-40页 |
1.2.3 细菌RNA抽提 | 第40页 |
1.2.4 DNA酶处理及纯化 | 第40-41页 |
1.2.5 cDNA合成 | 第41页 |
1.2.6 荧光定量PCR | 第41-42页 |
1.2.7 Western印迹 | 第42-43页 |
1.2.8 HPLC/MS测定PSM肽 | 第43-44页 |
1.2.9 小鼠皮肤感染模型 | 第44-45页 |
1.2.10 血细胞溶血试验 | 第45页 |
1.2.11 中性粒细胞抽提及LDH释放试验 | 第45-46页 |
1.2.12 PCR产物纯化及测序 | 第46-47页 |
1.2.13 细菌质粒抽提(质粒大抽) | 第47-48页 |
1.2.14 少量质粒抽提(质粒小抽) | 第48页 |
1.2.15 质粒的转化 | 第48-50页 |
2. 结果 | 第50-62页 |
2.1 毒力基因敲除菌株的建立和基本生长能力 | 第50-52页 |
2.2 毒力因子表达 | 第52-57页 |
2.3 动物感染模型 | 第57-59页 |
2.4 毒力表型实验 | 第59-62页 |
3. 讨论 | 第62-64页 |
4、小结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1页 |
文献综述 | 第71-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