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目录 | 第9-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9页 |
1.1 引言 | 第12-13页 |
1.2 纳米药物输送系统的研究 | 第13-16页 |
1.2.1 纳米技术 | 第13页 |
1.2.2 纳米载药技术 | 第13-14页 |
1.2.3 纳米载药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 第14-16页 |
1.3 石墨烯和氧化石墨烯 | 第16-26页 |
1.3.1 石墨烯的简介 | 第16-19页 |
1.3.1.1 石墨烯制备 | 第16-18页 |
1.3.1.2 石墨烯的结构和性质 | 第18-19页 |
1.3.1.3 石墨烯的应用 | 第19页 |
1.3.2 氧化石墨烯的简介 | 第19-26页 |
1.3.2.1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 第19-21页 |
1.3.2.2 氧化石墨烯功能化 | 第21-26页 |
1.3.2.2.1 共价功能化 | 第21-25页 |
1.3.2.2.2 非共价功能化 | 第25-26页 |
1.4 氧化石墨烯作为载药系统的研究 | 第26-27页 |
1.5 本论文的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7-29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9-41页 |
2.1 引言 | 第29-30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0-41页 |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30-32页 |
2.2.2 实验过程 | 第32-40页 |
2.2.2.1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GO) | 第32-33页 |
2.2.2.2 纳米氧化石墨烯(NGO)的制备 | 第33页 |
2.2.2.3 氨基化葡聚糖(Dextran-NH2)的制备 | 第33-34页 |
2.2.2.4 氨基化葡聚糖-血红素(HDex)的制备 | 第34页 |
2.2.2.5 纳米氧化石墨烯/血红素-氨基化葡聚糖(NGO-HDex)的制备 | 第34-36页 |
2.2.2.6 纳米氧化石墨烯/血红素-氨基化葡聚糖对阿霉素的载药和释放 | 第36-38页 |
2.2.2.7 细胞毒性实验 | 第38-40页 |
2.2.2.7.1 细胞培养 | 第38-39页 |
2.2.2.7.2 样品处理与配置 | 第39页 |
2.2.2.7.3 样品染毒 | 第39-40页 |
2.2.2.7.4 CCK-8 法测细胞活力 | 第40页 |
2.2.3 实验表征 | 第40-41页 |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1-58页 |
3.1 NGO-HDex 的制备 | 第41-48页 |
3.1.1 Dextran, Dex-C4-Boc 和 Dex-NH2的核磁表征 | 第41-42页 |
3.1.2 NGO、HDex、NGO-HDex 的红外光谱表征 | 第42-43页 |
3.1.3 NGO、HDex、NGO-HDex 的紫外可见光谱表征 | 第43-44页 |
3.1.4 NGO 和 NGO-HDex 的原子力显微镜表征 | 第44页 |
3.1.5 NGO、HDex、NGO-HDex 的 X 射线衍射仪表征和分析 | 第44-45页 |
3.1.6 NGO 和 NGO-HDex 的粒度分布和 Zeta 电位的表征 | 第45-46页 |
3.1.7 NGO 功能化前后的稳定性对比 | 第46-48页 |
3.2 NGO-HDex 载药 | 第48-52页 |
3.2.1 DOX 和 NGO-HDex/DOX 的荧光表征 | 第48页 |
3.2.2 载药后的稳定性对比 | 第48-50页 |
3.2.3 不同比例的 NGO-HDex 的负载率和包封率的比较 | 第50-51页 |
3.2.4 NGO-HDex 在不同 pH 值药物释放和时间的关系 | 第51-52页 |
3.3 载药后细胞实验 | 第52-58页 |
3.3.1 细胞活性结果对比 | 第52-54页 |
3.3.2 流式细胞仪结果 | 第54-56页 |
3.3.3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表征结果 | 第56-58页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8-60页 |
4.1 结论 | 第58-59页 |
4.2 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70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科研成果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