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研究--以电商金融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6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3页
    1.2 研究目的第13页
    1.3 研究方法第13-14页
    1.4 研究框架第14-15页
    1.5 研究创新点第15-16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6-23页
    2.1 金融学、经济学相关理论第16-18页
        2.1.1 金融机构理论第16-17页
        2.1.2 金融功能理论第17-18页
        2.1.3 乘数效应第18页
    2.2 互联网金融概述第18-21页
        2.2.1 互联网金融研究现状第18-19页
        2.2.2 互联网金融发展背景第19-21页
    2.3 电商金融的发展历程第21-23页
第三章 电商金融的发展历程及模式研究第23-33页
    3.1 电商金融的发展背景及要素分析第23-25页
        3.1.1 电商金融的形成背景第23-24页
        3.1.2 电商金融的参与要素第24-25页
    3.2 电商金融模式分析第25-29页
        3.2.1 中小微企业贷款第25-28页
        3.2.2 消费者信贷第28-29页
    3.3 从信息产品生产角度研究电商金融第29-33页
        3.3.1 信息产品生产一般函数第29-31页
        3.3.2 电商金融提高客户透明度第31页
        3.3.3 电商金融的脱媒分析第31-33页
第四章 电商金融的影响研究第33-44页
    4.1 电商金融的建模分析第33-36页
        4.1.1 模型建立第33-34页
        4.1.2 模型分析第34-36页
    4.2 电商金融对小微企业贷款的影响第36-39页
        4.2.1 阿里巴巴小微金融的发展状况第36-38页
        4.2.2 阿里小贷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第38-39页
    4.3 电商金融对货币乘数的影响第39-44页
第五章 电商金融等互联网金融模式的风险与监管第44-49页
    5.1 电商金融等互联网金融面临的风险第44-46页
        5.1.1 技术风险第44-45页
        5.1.2 业务风险第45页
        5.1.3 法律风险第45-46页
    5.2 电商金融等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政策及建议第46-49页
        5.2.1 美国互联网金融相关的监管政策第46-47页
        5.2.2 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建议第47-49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49-51页
    6.1 成果总结第49页
    6.2 研究不足第49-50页
    6.3 下一步研究方向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3页
致谢第53-5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同妻群体的反抗行为--基于性别文化的虚拟人类学研究
下一篇:不同社会价值取向之人如何交换—一项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