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Pv6的CAPWAP协议系统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 第9-12页 |
1.1.1 无线局域网概述 | 第9页 |
1.1.2 无线局域网网络架构 | 第9-11页 |
1.1.3 CAPWAP协议的提出及发展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1 标准化过程和现状 | 第12页 |
1.2.2 CAPWAP协议对IPv6的支持现状 | 第12-13页 |
1.2.3 CAPWAP协议系统运行平台现状 | 第13-14页 |
1.3 课题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14页 |
1.3.1 研究目标和内容 | 第14页 |
1.3.2 创新点 | 第14页 |
1.4 论文组织和结构 | 第14-16页 |
第2章 课题相关技术简介 | 第16-31页 |
2.1 IPv6技术 | 第16-23页 |
2.1.1 IPv6概述 | 第16-17页 |
2.1.2 IPv6的新特性 | 第17-18页 |
2.1.3 IPv6的部署时机 | 第18-19页 |
2.1.4 课题涉及的IPv6协议部分内容 | 第19-23页 |
2.2 CAPWAP协议 | 第23-28页 |
2.2.1 CAPWAP协议系统框架 | 第23-24页 |
2.2.2 CAPWAP协议概述 | 第24-25页 |
2.2.3 CAPWAP协议分析 | 第25-28页 |
2.3 OAuth技术 | 第28-29页 |
2.4 OpenWrt系统 | 第29-31页 |
第3章 CAPWAP协议系统方案分析与设计 | 第31-48页 |
3.1 CAPWAP系统需求分析 | 第31-37页 |
3.1.1 功能需求 | 第31-35页 |
3.1.2 系统性能需求 | 第35-37页 |
3.2 CAPWAP系统总体设计 | 第37-40页 |
3.2.1 CAPWAP内核模块设计 | 第37-39页 |
3.2.2 CAPWAP基本功能模块设计 | 第39-40页 |
3.3 CAPWAP系统详细设计 | 第40-48页 |
3.3.1 CAPWAP状态机设计 | 第40-42页 |
3.3.2 AC启动流程设计 | 第42-43页 |
3.3.3 AP启动流程设计 | 第43-45页 |
3.3.4 多任务设计 | 第45-46页 |
3.3.5 报文收发设计 | 第46-48页 |
第4章 CAPWAP协议系统实现 | 第48-69页 |
4.1 IPv4和IPv6双栈支持 | 第48-50页 |
4.2 AP自动发现AC并建立连接的实现 | 第50-54页 |
4.3 STA的接入认证的实现 | 第54-58页 |
4.3.1 Wifidog的认证流程 | 第54-56页 |
4.3.2 OAuth流程 | 第56-57页 |
4.3.3 认证系统的搭建 | 第57-58页 |
4.4 数据隧道和控制隧道的实现 | 第58-66页 |
4.4.1 数据隧道的实现 | 第58-62页 |
4.4.2 控制隧道的实现 | 第62-66页 |
4.5 隧道保活的实现 | 第66-69页 |
第5章 系统测试与结果 | 第69-79页 |
5.1 测试环境搭建 | 第69页 |
5.2 测试流程和结果分析 | 第69-79页 |
5.2.1 功能测试 | 第70-76页 |
5.2.2 性能测试 | 第76-79页 |
第6章 结束语 | 第79-81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79-80页 |
6.2 展望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