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灾害地质学论文

天津市蓟县山区突发性地质灾害特征及其形成机理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引言第9-15页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9-10页
    1.2 研究进展第10-13页
        1.2.1 国内外地质灾害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2 天津市突发性地质灾害研究程度第12-13页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3-15页
        1.3.1 研究内容第13页
        1.3.2 技术路线第13-15页
第2章 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第15-41页
    2.1 自然地理第15-18页
        2.1.1 气象水文第15-17页
        2.1.2 地形地貌第17页
        2.1.3 植被第17-18页
    2.2 地质环境第18-37页
        2.2.1 地层岩性第18-21页
        2.2.2 地质构造及新构造活动第21-28页
        2.2.4 水文地质概况第28-32页
        2.2.5 岩土体工程地质概况第32-37页
    2.3 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第37-41页
第3章 突发性地质灾害类型及发育特征第41-64页
    3.1 突发性地质灾害类型第41-47页
    3.2 突发性地质灾害灾情第47-49页
        3.2.1 地质灾害发育史第47-48页
        3.2.2 地质灾害灾情第48-49页
    3.3 突发性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分布规律第49-64页
        3.3.1 崩塌第50-56页
        3.3.2 滑坡第56-60页
        3.3.3 泥石流第60-64页
第4章 蓟县山区地质灾害形成条件及影响因素第64-86页
    4.1 地质灾害形成的基本条件第64-79页
        4.1.1 地形地貌第64-69页
        4.1.2 地层岩性第69-75页
        4.1.3 地质构造第75-79页
    4.2 地质灾害形成的影响因素与诱发因素第79-86页
        4.2.1 降水第79-81页
        4.2.3 人类工程活动第81-86页
第5章 典型地质灾害形成机理第86-102页
    5.1 典型崩塌第86-92页
        5.1.1 黄崖关景区环山路崩塌第86-88页
        5.1.2 府君山西麓崩塌第88-92页
    5.2 五名山滑坡第92-97页
        5.2.1 概况第92页
        5.2.2 基本特征第92-95页
        5.2.3 滑坡形成机理第95-97页
    5.3 东窝铺泥石流第97-102页
        5.3.1 概况第97-98页
        5.3.2 基本特征第98-100页
        5.3.3 泥石流形成机理第100-102页
第6章 结论与建议第102-106页
    6.1 结论第102-104页
    6.2 建议第104-106页
致谢第106-107页
参考文献第107-109页
附录第109-110页

论文共11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长生殿》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对比研究
下一篇:MS学校德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时间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