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性长桩加固沿海深厚软土复合地基承载力性能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本课题的来源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软土工程性质 | 第11-13页 |
1.2.1 软土的定义及分布 | 第11-12页 |
1.2.2 软土的物理力学指标 | 第12-13页 |
1.3 刚性桩复合地基 | 第13-19页 |
1.3.1 刚性桩复合地基概述 | 第13-14页 |
1.3.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9页 |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第2章 刚性长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确定方法的研究 | 第20-33页 |
2.1 引言 | 第20页 |
2.2 刚性桩复合地基加固及破坏机理 | 第20-21页 |
2.2.1 加固机理 | 第20-21页 |
2.2.2 破坏机理 | 第21页 |
2.3 刚性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确定 | 第21-23页 |
2.3.1 理论计算方法 | 第21-23页 |
2.3.2 原位实验方法 | 第23页 |
2.4 刚性桩承载力的确定 | 第23-29页 |
2.4.1 理论计算方法 | 第23-26页 |
2.4.2 原位试验方法 | 第26-28页 |
2.4.3 经验方法 | 第28-29页 |
2.5 地基土承载力计算方法 | 第29-32页 |
2.5.1 理论公式计算 | 第29-31页 |
2.5.2 原位试验方法 | 第31-32页 |
2.5.3 规范方法 | 第32页 |
2.6 现行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的不足 | 第32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3章 刚性长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性能模拟研究 | 第33-48页 |
3.1 引言 | 第33页 |
3.2 工程实例简介 | 第33-35页 |
3.2.1 工程概况 | 第33-34页 |
3.2.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 第34-35页 |
3.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35-40页 |
3.3.1 计算区域与边界条件 | 第35页 |
3.3.2 材料本构与参数选择 | 第35-37页 |
3.3.3 接触类型与网格划分 | 第37-38页 |
3.3.4 单元选择与荷载施加 | 第38-40页 |
3.4 刚性长桩单桩复合地基模拟结果 | 第40-46页 |
3.4.1 初始地应力的施加 | 第40页 |
3.4.2 数值模拟结果与文献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第40-42页 |
3.4.3 各级荷载下的模拟 | 第42-4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4章 刚性长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影响因素研究 | 第48-66页 |
4.1 引言 | 第48页 |
4.2 单桩复合地基影响因素研究 | 第48-60页 |
4.2.1 桩土摩擦系数的影响 | 第48-52页 |
4.2.2 桩端土模量的影响 | 第52-55页 |
4.2.3 垫层模量的影响 | 第55-58页 |
4.2.4 桩长的影响 | 第58-60页 |
4.3 群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影响因素研究 | 第60-65页 |
4.3.1 桩数的影响 | 第60-62页 |
4.3.2 桩距的影响 | 第62-6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5章 软土刚长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探究及实例分析 | 第66-77页 |
5.1 引言 | 第66页 |
5.2 复合地基承载力探究 | 第66-70页 |
5.2.1 倪光乐简化计算方法 | 第66-68页 |
5.2.2 简化方法与实例模拟结果对比 | 第68-69页 |
5.2.3 简化方法与变参数模拟结果对比 | 第69-70页 |
5.3 工程实例分析 | 第70-76页 |
5.3.1 工程概况 | 第70-71页 |
5.3.2 工程地质条件 | 第71页 |
5.3.3 试桩试验 | 第71-72页 |
5.3.4 复合地基承载力的估算 | 第72-74页 |
5.3.5 估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 | 第74-75页 |
5.3.6 数值模拟与试验结果对比 | 第75-76页 |
5.4 小结 | 第76-77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