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新闻学、新闻事业论文--新闻采访和报道论文

我国网络“两会”报道娱乐化矫正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1 绪论第9-19页
   ·相关概念界定第9-12页
     ·"两会"第9-10页
     ·新闻娱乐化第10-11页
     ·"两会"报道娱乐化第11-12页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2-16页
     ·国外研究综述第12-14页
     ·国内研究综述第14-16页
   ·研究意义第16-17页
     ·理论意义第16页
     ·现实意义第16-17页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7-19页
     ·研究方法第17页
     ·技术路线第17-19页
2 我国网络"两会"报道娱乐化矫正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分析第19-26页
   ·矫正我国网络"两会"报道娱乐化的合理性第19-22页
     ·"把关人"理论的责任要求第19-20页
     ·"使用与满足"理论的深刻启示第20-21页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意义第21-22页
   ·矫正我国网络"两会"报道娱乐化的必要性第22-26页
     ·符合新闻基本特点的要求第22-23页
     ·符合"两会"特殊政治地位的要求第23-24页
     ·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要求第24-26页
3 我国网络"两会"报道娱乐化现状分析第26-48页
   ·样本选取情况第26-30页
     ·研究媒体选择第26-27页
     ·样本选择第27-30页
   ·我国网络"两会"娱乐化报道统计情况及结果分析第30-45页
     ·2008、2009、2010年人民网"两会"娱乐化报道统计分析第30-38页
     ·2008、2009、2010年新浪网"两会"娱乐化报道统计分析第38-45页
   ·我国网络"两会"娱乐化报道呈现的特点第45-48页
     ·报道手段与形式日臻成熟第45页
     ·报道量呈现出时间上的不均衡性第45-46页
     ·"明星"和"女性"成为内容构成的两大要素第46-47页
     ·网络流行词汇成为热门题材第47-48页
4 我国网络"两会"报道娱乐化呈现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第48-58页
   ·我国网络"两会"报道娱乐化呈现的基本问题第48-53页
     ·网络媒体及其从业人员定位模糊第48-49页
     ·报道内容趋向低俗化、同质化第49-51页
     ·受众媒介素养较为欠缺第51-53页
   ·我国网络"两会"报道娱乐化呈现问题的成因第53-58页
     ·网络媒体及其从业人员对利益最大化的片面追求第53-54页
     ·过度推崇传播效果造成报道内容陷入娱乐误区第54-55页
     ·受众对信息需求的偏差第55-58页
5 我国网络"两会"报道娱乐化矫正的策略探析第58-65页
   ·加强网络媒体及其工作人员的自律与监管第58-60页
     ·明确"把关人"的责任意识第58-59页
     ·落实网络媒体的行业规范第59页
     ·健全相关部门的监管机制第59-60页
   ·注重报道内容的完善与创新第60-62页
     ·提升报道品位与质量第60-61页
     ·扩大原创报道影响力第61-62页
     ·提高新闻策划的政治理性第62页
   ·加强受众的传媒素养教育第62-65页
     ·引导受众建立鉴别和批判的反应模式第63页
     ·培养受众对负面信息的过滤和屏蔽的意识第63-64页
     ·强化受众影响和优化媒体的发声能力第64-65页
结论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6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68-69页
致谢第69-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重大公共活动对城市精神传播的影响研究--以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为例
下一篇:中美平面媒体矿难报道的叙事学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