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建设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8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9-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3 国内外文献评述 | 第13-14页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4-18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第2章 高速公路对经济发展影响的理论分析 | 第18-29页 |
2.1 引言 | 第18页 |
2.2 交通与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 | 第18-22页 |
2.2.1 新经济地理学 | 第18-20页 |
2.2.2 新古典经济学 | 第20-21页 |
2.2.3 城市经济学 | 第21-22页 |
2.3 高速公路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机理 | 第22-23页 |
2.3.1 要素流动 | 第22页 |
2.3.2 区域分工 | 第22-23页 |
2.3.3 企业区位 | 第23页 |
2.4 高速公路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 第23-28页 |
2.4.1 直接效益 | 第23-25页 |
2.4.2 间接效益 | 第25-27页 |
2.4.3 消极影响 | 第27-2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数据选取和模型构建 | 第29-37页 |
3.1 引言 | 第29页 |
3.2 数据选取及来源 | 第29-32页 |
3.2.1 数据选取 | 第29-31页 |
3.2.2 数据来源 | 第31-32页 |
3.3 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 第32-33页 |
3.3.1 地理图形描述 | 第32-33页 |
3.3.2 描述性统计 | 第33页 |
3.4 模型构建 | 第33-35页 |
3.4.1 工具变量法 | 第33-35页 |
3.4.2 模型构架 | 第3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4章 高速公路对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 | 第37-48页 |
4.1 引言 | 第37页 |
4.2 模型检验 | 第37-43页 |
4.2.1 内生性检验 | 第37-40页 |
4.2.2 弱工具变量检验 | 第40-41页 |
4.2.3 模型选取检验 | 第41-43页 |
4.3 模型结果和分析 | 第43-46页 |
4.4 稳健性检验 | 第46-4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5章 政策建议 | 第48-51页 |
5.1 引言 | 第48页 |
5.2 加快建设农村地区公路基础设施 | 第48页 |
5.3 优化高速公路网络布局 | 第48-49页 |
5.4 充分发挥政府作用 | 第49页 |
5.5 推动高速公路建设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 第49-50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