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第2章 生态补偿理论研究与方法分析 | 第17-29页 |
2.1 流域生态补偿的相关研究 | 第17-20页 |
2.1.1 生态补偿的相关理论 | 第17-18页 |
2.1.2 生态补偿的主、客体的确定 | 第18-19页 |
2.1.3 生态补偿的标准 | 第19页 |
2.1.4 生态补偿的方式 | 第19-20页 |
2.2 流域的补偿评估指标核算方法 | 第20-22页 |
2.2.1 直接市场法 | 第20-21页 |
2.2.2 替代市场法 | 第21-22页 |
2.2.3 条件价值法 | 第22页 |
2.3 水足迹分析方法 | 第22-29页 |
2.3.1 水足迹 | 第22-23页 |
2.3.2 水足迹的分析方法 | 第23-26页 |
2.3.3 水足迹的应用 | 第26-29页 |
第3章 流域水足迹的生态补偿统计研究 | 第29-39页 |
3.1 基于水足迹的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测算步骤 | 第29-30页 |
3.2 流域水足迹计算模型 | 第30-34页 |
3.2.1 流域水资源可利用量计算方式 | 第30-32页 |
3.2.2 流域水足迹计算方式 | 第32-34页 |
3.3 流域的水盈余和赤字计算方式 | 第34-35页 |
3.4 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的计算方式 | 第35-39页 |
第4章 赤水河流域水资源生态补偿机制 | 第39-49页 |
4.1 赤水河流域的现状 | 第39-42页 |
4.1.1 赤水河流域自然条件 | 第39-40页 |
4.1.2 赤水河流域社会经济 | 第40-41页 |
4.1.3 赤水河流域水资源情况 | 第41-42页 |
4.2 赤水河流域水资源生态补偿模型应用 | 第42-46页 |
4.2.1 赤水河流域的水足迹 | 第42-44页 |
4.2.2 盈亏计算结果 | 第44页 |
4.2.3 计算结果分析 | 第44-46页 |
4.3 赤水河流域水资源生态补偿框架 | 第46-49页 |
4.3.1 补偿对象 | 第46-47页 |
4.3.2 补偿标准 | 第47页 |
4.3.3 补偿方式 | 第47-49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