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2页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3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9页 |
(一) 对腐败定义的研究 | 第13-14页 |
(二) 对腐败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14-15页 |
(三) 对公民参与的研究 | 第15-16页 |
(四) 对反腐败模式的研究 | 第16-17页 |
(五) 对公民参与反腐败的研究 | 第17-19页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9-20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9-20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20页 |
四、本文创新与不足 | 第20-22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22-30页 |
一、相关概念 | 第22-24页 |
(一) 腐败 | 第22-23页 |
(二) 腐败治理 | 第23-24页 |
二、公民参与的一般理论 | 第24-26页 |
(一) 公民参与的概念 | 第24页 |
(二) 公民参与的类型与方式 | 第24-25页 |
(三) 公民参与的作用 | 第25-26页 |
三、公民参与反腐败的可行性分析 | 第26-30页 |
(一) 公民参与可有效克服反腐败中的政府失灵 | 第26-27页 |
(二) 互联网的普及为公民参与提供了便捷的途径 | 第27-28页 |
(三) 公民参与是腐败治理的有效途径 | 第28-30页 |
第三章 越南胡志明市公民参与反腐败的现状分析 | 第30-40页 |
一、城市化工业化背景下越南当前的腐败现状 | 第30-32页 |
(一) 越南历年腐败刑事案例汇总 | 第30-31页 |
(二) 越南典型的腐败案例 | 第31-32页 |
二、越南胡志明市公民参与反腐败的现状 | 第32-35页 |
(一) 越南胡志明市公民参与反腐败的制度安排 | 第32-33页 |
(二) 越南胡志明市公民参与反腐败的方式 | 第33-34页 |
(三) 越南胡志明市公民参与反腐败的途径 | 第34-35页 |
三、越南胡志明市公民参与反腐败取得了成就 | 第35-37页 |
(一) 在预防腐败方面 | 第35-36页 |
(二) 从腐败治理的成果来看 | 第36-37页 |
四、越南胡志明市公民参与反腐败存在的问题 | 第37-40页 |
(一) 制度不健全 | 第37-38页 |
(二) 传统文化影响,使得公民参与意识淡薄 | 第38-40页 |
第四章 中国公民参与反腐败的经验借鉴 | 第40-46页 |
一、中国公民参与反腐败的制度安排 | 第40-42页 |
(一) 基层民主自治 | 第40-41页 |
(二) 信访举报 | 第41-42页 |
(三) 新闻媒体监督 | 第42页 |
二、网络反腐成为中国公民参与腐败治理的新趋势 | 第42-46页 |
(一) 网络成为舆论监督的主要阵地 | 第42-43页 |
(二) 网络反腐败治理成果 | 第43-46页 |
第五章 完善公民参与反腐败的路径 | 第46-53页 |
一、加强公民参与反腐败的制度设计 | 第46-48页 |
(一) 完善信息公开制度是公众参与反腐败治理的必要前提 | 第46-47页 |
(二) 建立公民参与反腐败治理的信息回应与反馈制度 | 第47-48页 |
(三) 建立公民参与反腐败治理的辅助制度 | 第48页 |
二、丰富公民参与反腐败的形式 | 第48-51页 |
(一) 根据公民参与程度,划分公众参与反腐败治理的类型 | 第48-49页 |
(二) 丰富各种类型的公民参与形式 | 第49-51页 |
三、加强公民参与反腐败的宣传 | 第51-53页 |
(一) 加强公民参与反腐败的宣传 | 第51-52页 |
(二) 公民参与反腐败宣传应注意的问题 | 第52-53页 |
研究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