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交换结构信号处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符号对照表 | 第11-12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2-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19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5-16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3 本文章节安排 | 第17-19页 |
第二章 VPX系统结构的使用策略 | 第19-33页 |
2.1 VPX体系架构的优势 | 第19-21页 |
2.1.1 VME总线的发展 | 第19页 |
2.1.2 CPCI总线的成熟 | 第19-20页 |
2.1.3 VPX总线的优势 | 第20-21页 |
2.2 Open VPX结构分析 | 第21-26页 |
2.2.1 Open VPX的槽位标准 | 第22-24页 |
2.2.2 Open VPX的背板标准 | 第24-25页 |
2.2.3 Open VPX的板卡标准 | 第25-26页 |
2.3 VPX结构在工程中的应用 | 第26-27页 |
2.4 VPX平台上板卡的开发设计 | 第27-32页 |
2.4.1 多通道光纤信号收发板 | 第27-29页 |
2.4.2 高速大容量存储板 | 第29-30页 |
2.4.3 通用信号处理板 | 第30-3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Rapid IO交换结构的实现与应用 | 第33-57页 |
3.1 Rapid IO总线协议简介 | 第33-39页 |
3.1.1 传统总线的不足 | 第33页 |
3.1.2 Rapid IO协议的优势 | 第33-34页 |
3.1.3 Rapid IO三层分层体系 | 第34-37页 |
3.1.4 Rapid IO的包结构 | 第37-39页 |
3.2 DSP与FPGA的芯片选型 | 第39-42页 |
3.2.1 DSP芯片型号选择 | 第39-41页 |
3.2.2 FPGA芯片型号选择 | 第41-42页 |
3.3 FPGA上Rapid IO的实现 | 第42-46页 |
3.3.1 Rapid IO IP核结构介绍 | 第42-43页 |
3.3.2 用户逻辑模块的设计 | 第43-46页 |
3.4 DSP上Rapid IO的实现 | 第46-49页 |
3.4.1 DSP的Rapid IO接.配置 | 第46-47页 |
3.4.2 DSP的Rapid IO收发寄存器 | 第47-48页 |
3.4.3 DSP发送数据的实验 | 第48-49页 |
3.5 Rapid IO交换结构的建立 | 第49-54页 |
3.5.1 交换芯片的选择 | 第50-51页 |
3.5.2 交换芯片的配置方法 | 第51-52页 |
3.5.3 交换芯片上路由表的建立 | 第52-54页 |
3.6 Rapid IO数据流水结构的实现 | 第54-56页 |
3.6.1 Rapid IO完整流水结构的建立 | 第54-55页 |
3.6.2 无交换Rapid IO流水结构的建立 | 第55页 |
3.6.3 数据流驱动的软件实现 | 第55-56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四章 PCIe交换结构的实现与应用 | 第57-65页 |
4.1 PCIe在芯片上的实现 | 第57-60页 |
4.1.1 PCIe的体系架构 | 第57-59页 |
4.1.2 FPGA上PCIe的实现 | 第59-60页 |
4.1.3 DSP上PCIe的实现 | 第60页 |
4.2 PCIe交换结构的建立 | 第60-64页 |
4.2.1 PCIe交换芯片的选择 | 第60-61页 |
4.2.2 PCIe交换结构的建立 | 第61-64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71页 |
作者简介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