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导淮事业的历史进程与影响(1911-1927)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绪论 | 第10-17页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页 |
二、学术史回顾 | 第10-15页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5-16页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16-17页 |
第一章 美国红十字会资助阶段的导淮事业 | 第17-30页 |
第一节 中美合作导淮的背景分析 | 第17-25页 |
一、"被牺牲的'局部'" | 第17-19页 |
二、美国红十字会的长期善举及其影响 | 第19-20页 |
三、美国国家政策的导向 | 第20-23页 |
四、以张謇为主导的官绅所倡 | 第23-25页 |
第二节 美国红十字会的导淮活动 | 第25-30页 |
一、红十字会对淮河的考察 | 第25-28页 |
二、"全部入江":红十字会工程团的导淮主张 | 第28-30页 |
第二章 美国广益公司参与阶段的导淮事业 | 第30-45页 |
第一节 运河借款中的美日博弈 | 第30-36页 |
一、从对抗到合作:美日在运河借款中的关系演变 | 第30-34页 |
二、美日由对抗走向合作的原因 | 第34-35页 |
三、中国对美日合作运河借款之反应 | 第35-36页 |
第二节 华洋义赈会的导淮活动 | 第36-41页 |
一、导淮委员会的成立 | 第36-38页 |
二、广泛的舆论宣传 | 第38-40页 |
三、"全部入海":费礼门的导淮主张 | 第40-41页 |
第二节 美国广益公司对导淮借款的承办 | 第41-45页 |
一、美日围绕导淮借款条件的交涉 | 第41-42页 |
二、两淮绅民之反应 | 第42-45页 |
第三章 中美导淮事业失败的历史考察 | 第45-57页 |
第一节 社会生态的衰败 | 第45-46页 |
第二节 地方间的利益博弈 | 第46-52页 |
第三节 中美双方分歧与冲突 | 第52-57页 |
一、导淮计划领导权之争 | 第52-53页 |
二、导淮方略之纠纷 | 第53-57页 |
第四章 中美导淮事业的历史意义 | 第57-68页 |
第一节 西方现代水利技术的引进 | 第57-59页 |
第二节 中国近代水利教育的开创 | 第59-62页 |
第三节 治淮机构和理念的进步 | 第62-65页 |
第四节 引进外资思想的发展 | 第65-68页 |
结语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6页 |
致谢 | 第76-7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