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48页 |
1.1 引言 | 第13页 |
1.2 有机电荷传输材料的种类 | 第13-17页 |
1.3 有机电荷传输材料的能带结构 | 第17-20页 |
1.4 有机电荷传输材料的聚集态结构 | 第20-22页 |
1.5 有机电荷传输材料的迁移率测试技术 | 第22-24页 |
1.6 有机电荷传输材料在有机光电导体(OPC)的应用 | 第24-26页 |
1.7 有机电荷传输材料在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LED)上的应用 | 第26-30页 |
1.8 三芳胺类空穴传输材料的种类 | 第30-34页 |
1.9 三芳胺类空穴传输材料的分子设计 | 第34-38页 |
1.10 课题的提出和意义 | 第38-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8页 |
第二章 三苯胺衍生物的合成与性能 | 第48-77页 |
2.1 三苯胺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48-56页 |
2.1.1 材料的合成 | 第48-50页 |
2.1.1.1 4,4’-二甲氧基三苯胺(DTPA) | 第48页 |
2.1.1.2 4-甲氧基三苯胺(MTPA) | 第48-49页 |
2.1.1.3 三苯胺(TPA) | 第49页 |
2.1.1.4 4-溴三苯胺(BrTPA) | 第49-50页 |
2.1.2 合成条件的优化和产物的纯化 | 第50-53页 |
2.1.2.1 三苯胺及其甲氧基衍生物的合成与纯化 | 第50-52页 |
2.1.2.2 4-溴三苯胺(BrTPA)的合成与纯化 | 第52-53页 |
2.1.2.3 重结晶溶剂的选择 | 第53页 |
2.1.3 三苯胺衍生物的结构表征 | 第53-56页 |
2.1.3.1 三苯胺衍生物的FTIR谱图 | 第53-55页 |
2.1.3.2 三苯胺衍生物的~1H NMR谱图 | 第55-56页 |
2.1.3.3 三苯胺衍生物的元素分析数据 | 第56页 |
2.1.4 三苯胺衍生物的熔点测试 | 第56页 |
2.2 三苯胺衍生物的能带结构 | 第56-66页 |
2.2.1 三苯胺衍生物的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 | 第57-60页 |
2.2.2 三苯胺衍生物的循环伏安测试与能带结构参数 | 第60-66页 |
2.3 三苯胺衍生物薄膜的聚集态结构 | 第66-68页 |
2.3.1 聚集体的制备 | 第66页 |
2.3.2 结果与讨论 | 第66-68页 |
2.4 三苯胺衍生物的空穴传输性能 | 第68-73页 |
2.4.1 光电导体的制备 | 第68页 |
2.4.2 光电导性能测试 | 第68-69页 |
2.4.3 空穴传输性能研究 | 第69-7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第三章 三苯胺基二苯乙烯衍生物的合成与性能 | 第77-119页 |
3.1 三苯胺基二苯乙烯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77-90页 |
3.1.1 材料的合成 | 第77-80页 |
3.1.1.1 4,4’-二苄基磷酸二乙酯联苯(BDPB) | 第77页 |
3.1.1.2 甲醛基取代三苯胺化合物 | 第77-79页 |
3.1.1.3 三苯胺基二苯乙烯衍生物 | 第79-80页 |
3.1.2 合成条件的优化与产品的纯化 | 第80-84页 |
3.1.2.1 4,4’-二苄基磷酸二乙酯联苯(BDPB)的合成与纯化 | 第80-81页 |
3.1.2.2 甲醛基取代三苯胺化合物的合成与纯化 | 第81-83页 |
3.1.2.3 三苯胺基二苯乙烯衍生物的合成与纯化 | 第83-84页 |
3.1.3 结构表征 | 第84-89页 |
3.1.3.1 FFIR谱图 | 第84-86页 |
3.1.3.2 ~1H NMR谱图 | 第86-88页 |
3.1.3.3 元素分析数据 | 第88-89页 |
3.1.4 三苯胺基二苯乙烯衍生物的溶解性和熔点测试 | 第89-90页 |
3.2 三苯胺基二苯乙烯衍生物的能带结构 | 第90-94页 |
3.2.1 三苯胺基二苯乙烯衍生物的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 | 第90-91页 |
3.2.2 三苯胺基二苯乙烯衍生物的循环伏安测试与能带结构参数 | 第91-94页 |
3.3 三苯胺基二苯乙烯衍生物的荧光光谱 | 第94-99页 |
3.4 三苯胺基二苯乙烯衍生物薄膜的聚集态结构 | 第99-108页 |
3.4.1 聚集体的制备 | 第99页 |
3.4.2 结果与讨论 | 第99-108页 |
3.5 三苯胺基二苯乙烯衍生物的空穴迁移率 | 第108-112页 |
3.5.1 单电子器件的制备与空穴迁移率的测试 | 第108-109页 |
3.5.1.1 单电子器件的制备 | 第108-109页 |
3.5.1.2 空穴迁移率的测试 | 第109页 |
3.5.2 结果与讨论 | 第109-112页 |
3.6 三苯胺基二苯乙烯衍生物的空穴传输性能 | 第112-114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114-116页 |
参考文献 | 第116-119页 |
第四章 三苯胺基二苯乙烯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能 | 第119-128页 |
4.1 三苯胺基二苯乙烯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119-123页 |
4.1.1 材料的合成 | 第119-120页 |
4.1.1.1 甲醛基取代三苯胺化合物 | 第119页 |
4.1.1.2 三苯胺基二苯乙烯聚合物 | 第119-120页 |
4.1.2 合成条件的优化与产品的纯化 | 第120-121页 |
4.1.2.1 甲醛基取代三苯胺化合物的合成与纯化 | 第120-121页 |
4.1.2.2 三苯胺基二苯乙烯聚合物的合成与纯化 | 第121页 |
4.1.3 结构表征 | 第121-123页 |
4.1.3.1 FTIR谱图 | 第121-123页 |
4.1.3.2 元素分析数据 | 第123页 |
4.2 三苯胺基二苯乙烯聚合物的能带结构 | 第123-126页 |
4.2.1 三苯胺基二苯乙烯聚合物的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 | 第124页 |
4.2.2 三苯胺基二苯乙烯聚合物的循环伏安测试与能带结构参数 | 第124-126页 |
4.3 三苯胺基二苯乙烯聚合物的荧光光谱 | 第126-12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127页 |
参考文献 | 第127-128页 |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第128-131页 |
附录 | 第131-135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35-1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