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1.前言 | 第12-14页 |
2.文献综述 | 第14-38页 |
2.1 创业意向 | 第14-27页 |
2.1.1 意向与创业意向的源起 | 第14-15页 |
2.1.2 创业意向的含义 | 第15-16页 |
2.1.3 创业意向的测量 | 第16-17页 |
2.1.4 创业意向的相关因素 | 第17-21页 |
2.1.5 创业意向的理论模型 | 第21-27页 |
2.2 文化与创业意向 | 第27-31页 |
2.2.1 文化的概念 | 第27页 |
2.2.2 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的特色 | 第27-29页 |
2.2.3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的特点 | 第29-30页 |
2.2.4 东西方文化的比较:以中国为代表的集体主义文化与以美国为代表的个人主义文化 | 第30页 |
2.2.5 中美文化与创业意向的关系 | 第30-31页 |
2.3 创业教育与创业意向 | 第31-33页 |
2.3.1 创业教育的概念 | 第31-32页 |
2.3.2 国外创业教育状况及相关研究 | 第32页 |
2.3.3 国内创业教育状况及相关研究 | 第32-33页 |
2.3.4 创业教育对创业意向的影响 | 第33页 |
2.4 创业自我效能感与创业意向 | 第33-35页 |
2.4.1 创业自我效能感的概念 | 第33-34页 |
2.4.2 创业自我效能感的维度 | 第34页 |
2.4.3 创业自我效能感对创业意向的影响 | 第34-35页 |
2.5 人格与创业意向 | 第35-38页 |
3. 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 第38-45页 |
3.1 以往关于大学生创业意向的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38页 |
3.2 问题的提出 | 第38-41页 |
3.3 本研究试图解决的问题 | 第41页 |
3.4 总体思路 | 第41-42页 |
3.5 研究方法 | 第42-43页 |
3.6 研究意义 | 第43-45页 |
3.6.1 理论意义 | 第43-44页 |
3.6.2 现实意义 | 第44-45页 |
4. 实证研究 | 第45-91页 |
4.1 研究一:中国高校大学生的创业意向基本特征 | 第45-51页 |
4.1.1 研究目的、研究假设 | 第45页 |
4.1.2 研究方法 | 第45页 |
4.1.3 研究结果 | 第45-48页 |
4.1.4 讨论 | 第48-50页 |
4.1.5 小结 | 第50-51页 |
4.2 研究二:中美高校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基本特征的比较研究 | 第51-59页 |
4.2.1 研究目的、研究假设 | 第51页 |
4.2.2 研究方法 | 第51-52页 |
4.2.3 研究结果 | 第52-54页 |
4.2.4 讨论 | 第54-57页 |
4.2.5 小结 | 第57-59页 |
4.3 研究三:中美大学生创业意向与人格的关系 | 第59-66页 |
4.3.1 研究目的、研究假设 | 第59页 |
4.3.2 研究方法 | 第59-60页 |
4.3.3 研究结果 | 第60-63页 |
4.3.4 讨论 | 第63-65页 |
4.3.5 小结 | 第65-66页 |
4.4 研究四:中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不同特点以及创业意向与创业教育的关系 | 第66-74页 |
4.4.1 研究目的、研究假设 | 第66页 |
4.4.2 研究方法 | 第66-67页 |
4.4.3 研究结果 | 第67-71页 |
4.4.4 讨论 | 第71-73页 |
4.4.5 小结 | 第73-74页 |
4.5 研究五:中美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在创业教育、人格与创业意向之间的作用 | 第74-91页 |
4.5.1 研究目的、研究假设 | 第74页 |
4.5.2 研究方法 | 第74-76页 |
4.5.3 研究结果 | 第76-88页 |
4.5.4 讨论 | 第88-90页 |
4.5.5 小结 | 第90-91页 |
5. 综合讨论 | 第91-100页 |
5.1 中国大学生创业意向受性别、学校类型、专业和家庭环境的影响 | 第91-92页 |
5.1.1 男性的创业意向显著优于女性 | 第91-92页 |
5.1.2 体育和艺术类专业和地方院校的创业意向明显偏高 | 第92页 |
5.1.3 家庭环境对于创业意向有明显影响 | 第92页 |
5.2 文化背景对创业意向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 | 第92-94页 |
5.2.1 思维模式对创业意向的影响 | 第92-93页 |
5.2.2 价值取向对创业意向的影响 | 第93-94页 |
5.3 创业意向受到不同人格倾向性的影响 | 第94-95页 |
5.4 外在创业教育环境对创业意向的高低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 第95-96页 |
5.5 大学生人格、创业自我效能感、创业教育状况与创业意向的关系 | 第96-97页 |
5.6 性别和家庭环境对创业意向模型具有调节作用 | 第97页 |
5.7 提升大学生创业意向的指导对策和建议 | 第97-100页 |
6. 本研究的创新和本研究的不足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 第100-102页 |
6.1 研究创新 | 第100页 |
6.2 研究不足 | 第100页 |
6.3 未来展望 | 第100-102页 |
7. 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102-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16页 |
附录 | 第116-127页 |
后记 | 第127-130页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第1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