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条件下花岗岩残积土隧道支护结构力学特性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0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2.1 花岗岩残积土隧道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2 隧道相似模型试验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3 隧道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依托工程 | 第14-17页 |
1.3.1 工程概况 | 第14-15页 |
1.3.2 工程地质 | 第15-16页 |
1.3.3 支护结构参数 | 第16页 |
1.3.4 水文地质 | 第16-17页 |
1.4 本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7-20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7-20页 |
第二章 花岗岩残积土隧道相似模型试验参数确定 | 第20-38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20-22页 |
2.1.1 围岩材料的选取 | 第20-21页 |
2.1.2 衬砌材料的选取 | 第21-22页 |
2.1.3 超前锚杆材料的选取 | 第22页 |
2.2 确定相似比 | 第22-25页 |
2.2.1 相似理论 | 第22-24页 |
2.2.2 相似比的确定 | 第24-25页 |
2.3 衬砌配合比设计 | 第25-28页 |
2.3.1 水膏比的确定 | 第25-27页 |
2.3.2 试块浇筑 | 第27-28页 |
2.3.3 试块养护 | 第28页 |
2.4 抗压强度 | 第28-34页 |
2.4.1 测量仪器 | 第28-29页 |
2.4.2 抗压强度试验 | 第29-34页 |
2.5 确定衬砌厚度 | 第34-35页 |
2.6 模型箱制作 | 第35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5-38页 |
第三章 花岗岩残积土隧道相似模型试验研究 | 第38-62页 |
3.1 试验方案 | 第38-42页 |
3.1.1 试验目的 | 第38页 |
3.1.2 试验设备 | 第38-39页 |
3.1.3 试验材料 | 第39-40页 |
3.1.4 隧道衬砌模型设计 | 第40页 |
3.1.5 隧道开挖位置 | 第40页 |
3.1.6 开挖工况设计 | 第40-42页 |
3.2 埋深对隧道衬砌的影响 | 第42-48页 |
3.2.1 试验步骤 | 第42页 |
3.2.2 试验过程 | 第42-45页 |
3.2.3 试验结果分析 | 第45-48页 |
3.3 软化围岩对隧道衬砌的影响 | 第48-54页 |
3.3.1 试验步骤 | 第48-49页 |
3.3.2 试验过程 | 第49-51页 |
3.3.3 试验结果分析 | 第51-54页 |
3.4 超前锚杆支护+软化围岩对隧道衬砌的影响 | 第54-60页 |
3.4.1 试验步骤 | 第54页 |
3.4.2 试验过程 | 第54-57页 |
3.4.3 试验结果分析 | 第57-6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四章 花岗岩残积土隧道施工数值模拟研究 | 第62-74页 |
4.1 FLAC~(3D)软件介绍 | 第62页 |
4.2 建立数值模型 | 第62-65页 |
4.2.1 模型尺寸的选取及网格划分 | 第62-63页 |
4.2.2 本构模型及参数选取 | 第63页 |
4.2.3 数值模拟方案 | 第63页 |
4.2.4 数值模拟步骤 | 第63-65页 |
4.3 模拟结果分析 | 第65-72页 |
4.3.1 围岩应力模拟结果 | 第65-67页 |
4.3.2 围岩变形模拟结果 | 第67-70页 |
4.3.3 支护结构受力模拟结果 | 第70-7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4-76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74页 |
5.2 不足之处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致谢 | 第80-82页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课题) | 第82-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