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论文

企业业务外包战略运作体系与方法研究

第一章 导论第13-30页
    1.1 选题背景第13-19页
        1.1.1 引言第13-14页
        1.1.2 国际外包市场发展概况第14-16页
        1.1.3 国内外包市场发展概况第16-17页
        1.1.4 问题的提出第17-19页
    1.2 企业业务外包研究成果评介第19-27页
        1.2.1 西方业务外包研究综述第19-24页
        1.2.2 国内业务外包研究现状第24-26页
        1.2.3 简要评述第26-27页
    1.3 研究意义与目的第27-28页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第28-30页
第二章 企业业务外包的理论基础第30-42页
    2.1 从核心能力理论看业务外包本质第30-33页
        2.1.1 企业核心能力理论概述第30-31页
        2.1.2 核心能力理论与业务外包的关系第31-32页
        2.1.3 价值活动整合与核心能力提升第32-33页
    2.2 从交易成本理论看外包规制结构第33-38页
        2.2.1 科斯对企业和市场及其关系的认识第33-34页
        2.2.2 威廉姆森关系契约与中间组织的提出第34-36页
        2.2.3 交易成本理论与业务外包的关系第36-38页
    2.3 从委托代理理论看业务外包关系第38-40页
        2.3.1 委托代理理论概述第38页
        2.3.2 业务外包中的委托代理问题第38-40页
    2.4 业务外包理论基础整合框架第40-42页
第三章 企业业务外包概念体系与运作管理框架第42-55页
    3.1 业务外包及其相关概念的界定第42-49页
        3.1.1 业务外包的定义与内涵第42-43页
        3.1.2 业务外包对企业管理的影响第43-44页
        3.1.3 业务外包与相关概念的辨析第44-45页
        3.1.4 业务外包与相关管理理论的辨析第45-49页
    3.2 业务外包运作与管理整体框架构建第49-55页
        3.2.1 业务外包运作与管理的阶段性描述第49-53页
        3.2.2 业务外包运作与管理整体框架第53-55页
第四章 企业业务外包战略形成中的决策分析第55-80页
    4.1 现有外包决策模型讨论第55-58页
    4.2 业务外包决策流程第58页
    4.3 企业环境分析第58-64页
        4.3.1 企业内部核心能力识别第58-62页
        4.3.2 外部环境因素分析第62-63页
        4.3.3 外包的SWOT分析第63-64页
    4.4 业务外包决策中的成本/收益分析第64-66页
    4.5 业务外包商的评价与选择第66-75页
        4.5.1 RFI/RFP在外包商信息搜寻中的运用第66-69页
        4.5.2 外包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第69-72页
        4.5.3 层次分析法在外包商评价中的运用第72-75页
    4.6 单一外包商与多外包商选择的交易成本分析第75-80页
第五章 企业业务外包战略实施中的关系管理第80-103页
    5.1 业务外包实施的组织管理模式第80-82页
    5.2 业务外包实施的过渡与整合第82-86页
        5.2.1 外包过渡中的衔接与整合机制第82-84页
        5.2.2 外包过渡中的人事问题第84-85页
        5.2.3 外包过渡中的几个重要程序第85-86页
    5.3 业务外包关系管理模式与信任建立机制第86-94页
        5.3.1 外包关系的类型划分第86-87页
        5.3.2 外包关系的管理与控制模式第87-88页
        5.3.3 伙伴型外包关系建立方式第88-91页
        5.3.4 外包关系中的信任建立机制第91-94页
    5.4 业务外包关系的复杂性与动态性探析第94-103页
        5.4.1 多利益人主体及其关系动态性第95-97页
        5.4.2 包括多个主体的复杂外包关系第97-103页
第六章 企业业务外包战略运作中的风险分析与控制第103-129页
    6.1 业务外包风险概念与管理框架第103-105页
        6.1.1 风险概念与外包风险界定第103-104页
        6.1.2 外包风险分析与管理框架第104-105页
    6.2 业务外包风险识别与诊断第105-112页
        6.2.1 外包风险事件、风险客体与风险因素第105-112页
        6.2.2 业务外包风险识别模型第112页
    6.3 业务外包风险评估与重要性排序第112-116页
        6.3.1 业务外包风险评估第113-114页
        6.3.2 业务外包风险的重要性排序第114-116页
    6.4 业务外包风险控制策略及其运用第116-121页
        6.4.1 对各类风险事件的控制策略第116-119页
        6.4.2 案例分析:Niagara公司外包风险控制策略的运用第119-121页
    6.5 业务外包风险控制的激励机制设计第121-126页
    6.6 业务外包风险控制的动态监控思想第126-129页
第七章 企业业务外包绩效的评价与演化机理研究第129-151页
    7.1 现有外包绩效评价观点第129-130页
    7.2 外包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第130-135页
        7.2.1 外包绩效评价指标及其内涵第130-131页
        7.2.2 外包绩效评价指标的因子分析第131-135页
    7.3 业务外包绩效的产生与演化机理第135-145页
        7.3.1 从关系观审视外包及其绩效第135-137页
        7.3.2 业务外包绩效的产生与演化第137-141页
        7.3.3 案例分析:施乐与EDS外包绩效演化机理第141-145页
    7.4 从知识联盟高度解析业务外包作用于企业效益的机理第145-151页
        7.4.1 外包以知识联盟形式作用于企业效益的机理第145-146页
        7.4.2 企业知识存量增长的原理解析第146-148页
        7.4.3 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知识创造过程第148-151页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第151-157页
    8.1 论文总结第151-155页
    8.2 论文主要创新点第155页
    8.3 研究展望第155-157页
附参考文献第157-166页
附博士学习期间的科研成果第166-168页
致谢第168页

论文共1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二氧化钛/氮化碳的制备及其对草甘膦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下一篇:光电磁多功能柔性Janus纳米带的构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