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2页 |
(一) 研究缘起 | 第9-10页 |
(二) 研究对象 | 第10-11页 |
(三) 研究思路 | 第11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一、语文写作教材发展轨迹与现状 | 第12-21页 |
(一) 我国语文写作教材发展史 | 第12-16页 |
1. 古代写作教材 | 第12页 |
2. 现代写作教材 | 第12-14页 |
3. 当代写作教材 | 第14-16页 |
(二) 当代语文写作教材研究的几个范畴 | 第16-17页 |
1. 写作教材的地位 | 第16页 |
2. 写作教材的目标取向 | 第16-17页 |
3. 写作教材内容 | 第17页 |
(三) 当代语文写作教材研究现状 | 第17-21页 |
二、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作文训练系统的内容构成 | 第21-26页 |
(一) 写作专题 | 第21-22页 |
(二) 写作练习 | 第22-23页 |
(三) 作文训练系统地位分析 | 第23-26页 |
三、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作文训练系统目标取向分析 | 第26-34页 |
(一) 知识与能力目标 | 第26-31页 |
1. 知识构成及其呈现方式 | 第26-27页 |
2. 文学性的写作知识目标取向 | 第27页 |
3. 知识编排形式 | 第27-31页 |
(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第31-34页 |
1. 正面的情感价值目标 | 第31-32页 |
2. 贯穿始终的情感价值线索 | 第32-33页 |
3. 致力于贴近学生生活的主题 | 第33-34页 |
四、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作文训练系统使用现状研究 | 第34-47页 |
(一) 使用现状调查 | 第34-43页 |
1. 认知度与使用率低下 | 第40-41页 |
2. 满意度偏低 | 第41-42页 |
3. 系统写作课形式较随意 | 第42-43页 |
4. 受调查教师普遍呼吁完整系统的独立性写作教材 | 第43页 |
(二) 课例研究 | 第43-47页 |
五、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作文训练系统优缺点评析 | 第47-52页 |
(一) 优点 | 第47-48页 |
1. 立足于“双重转化”的编排 | 第47-48页 |
2. 有效的情感态度传达 | 第48页 |
(二) 缺点 | 第48-52页 |
1. 作文训练系统地位尴尬 | 第48页 |
2. 知识的分散与泛化 | 第48-49页 |
3. 实用性写作知识缺失 | 第49-50页 |
4. 示例文章可操作性差 | 第50-51页 |
5. 写作练习缺乏目的性 | 第51-52页 |
六、对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作文训练系统编写的建议 | 第52-55页 |
(一) 加大作文训练系统在必修教材中的比例 | 第52页 |
(二) 优化编排结构 | 第52-53页 |
(三) 将实用性文体知识纳入系统 | 第53页 |
(四) 加强作文训练系统选文的可模仿性 | 第53-54页 |
(五) 强化写作练习的指导性与目的性 | 第54-55页 |
结语 | 第55-57页 |
注释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附录一 | 第63-67页 |
附录二 | 第67-70页 |
附录三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