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作文训练系统研究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9-12页
    (一) 研究缘起第9-10页
    (二) 研究对象第10-11页
    (三) 研究思路第11页
    (四) 研究方法第11-12页
一、语文写作教材发展轨迹与现状第12-21页
    (一) 我国语文写作教材发展史第12-16页
        1. 古代写作教材第12页
        2. 现代写作教材第12-14页
        3. 当代写作教材第14-16页
    (二) 当代语文写作教材研究的几个范畴第16-17页
        1. 写作教材的地位第16页
        2. 写作教材的目标取向第16-17页
        3. 写作教材内容第17页
    (三) 当代语文写作教材研究现状第17-21页
二、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作文训练系统的内容构成第21-26页
    (一) 写作专题第21-22页
    (二) 写作练习第22-23页
    (三) 作文训练系统地位分析第23-26页
三、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作文训练系统目标取向分析第26-34页
    (一) 知识与能力目标第26-31页
        1. 知识构成及其呈现方式第26-27页
        2. 文学性的写作知识目标取向第27页
        3. 知识编排形式第27-31页
    (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第31-34页
        1. 正面的情感价值目标第31-32页
        2. 贯穿始终的情感价值线索第32-33页
        3. 致力于贴近学生生活的主题第33-34页
四、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作文训练系统使用现状研究第34-47页
    (一) 使用现状调查第34-43页
        1. 认知度与使用率低下第40-41页
        2. 满意度偏低第41-42页
        3. 系统写作课形式较随意第42-43页
        4. 受调查教师普遍呼吁完整系统的独立性写作教材第43页
    (二) 课例研究第43-47页
五、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作文训练系统优缺点评析第47-52页
    (一) 优点第47-48页
        1. 立足于“双重转化”的编排第47-48页
        2. 有效的情感态度传达第48页
    (二) 缺点第48-52页
        1. 作文训练系统地位尴尬第48页
        2. 知识的分散与泛化第48-49页
        3. 实用性写作知识缺失第49-50页
        4. 示例文章可操作性差第50-51页
        5. 写作练习缺乏目的性第51-52页
六、对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作文训练系统编写的建议第52-55页
    (一) 加大作文训练系统在必修教材中的比例第52页
    (二) 优化编排结构第52-53页
    (三) 将实用性文体知识纳入系统第53页
    (四) 加强作文训练系统选文的可模仿性第53-54页
    (五) 强化写作练习的指导性与目的性第54-55页
结语第55-57页
注释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3页
附录一第63-67页
附录二第67-70页
附录三第70-72页
致谢第72-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对加蓬的公共外交:方法、问题和建议
下一篇:高血压小鼠肾组织基因表达谱分析及阿利克仑的肾脏保护作用机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