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绪论 | 第8-11页 |
| 1、问题的提出及研究价值 | 第8页 |
| 2、全日制学科教学(历史)硕士“双导师制”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 3、研究思路 | 第10页 |
| 4、研究方法 | 第10页 |
| 5、创新之处 | 第10-11页 |
| 一、全日制学科教学(历史)硕士培养中实行“双导师制”中的中学导师过程参与的必要性 | 第11-13页 |
| 1、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学习能力 | 第11-12页 |
| 2、有利于师资队伍水平的提高,弥补了校内实践应用的不足 | 第12页 |
| 3、有利于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实现高师与中学的资源对接 | 第12-13页 |
| 二、全日制学科教学(历史)硕士“双导师制”中的中学导师过程参与实施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13-21页 |
| 1、全日制学科教学(历史)硕士“双导师制”中学导师过程参与实施现状调查 | 第13-19页 |
| (1)“双导师制”中学导师过程参与落实状况调查 | 第13-15页 |
| (2)校外中学导师基本情况调查 | 第15页 |
| (3)校内外正副导师合作情况调查 | 第15-18页 |
| (4)学生对双导师中的中学导师指导情况满意度调查 | 第18-19页 |
| 2、全日制学科教学(历史)硕士“双导师制”中的中学导师过程参与培养存在的问题 | 第19-21页 |
| (1)中学导师对“双导师制”认识不足 | 第19页 |
| (2)“双导师制”体制和培养模式不完善(校外导师聘任) | 第19页 |
| (3)校外导师专业理论素养有待提高 | 第19-20页 |
| (4)实践质量保障体系缺失 | 第20页 |
| (5)校内外导师未形成应有分工合作 | 第20页 |
| (6)相关配套支持政策欠缺 | 第20-21页 |
| 三、全日制学科教学(历史)硕士“双导师制”中的中学导师过程参与的对策研究 | 第21-25页 |
| 1、加强学校师生对“双导师制”的理论研修 | 第21-22页 |
| 2、加大学校政策对“双导师制”中学导师的倾斜,加强校外导师遴选、聘任机制 | 第22-23页 |
| 3、提高中学导师队伍素质建设:建立高理论化、强实践力的“战斗”队伍 | 第23页 |
| 4、加强双导师的管理:实现经费、合作、考核全优化 | 第23-24页 |
| 5、“双导师制”中的中学导师应加入学生评价,完善中学导师评价体系 | 第24-25页 |
| 结语 | 第25-26页 |
| 参考文献 | 第26-27页 |
| 附录 | 第27-31页 |
| 致谢 | 第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