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预防医学、卫生学论文--保健组织与事业(卫生事业管理)论文--医疗卫生制度与机构论文--医疗服务制度论文

全民健康覆盖视角下的新农合基金使用效率与效果评价研究

摘要第7-10页
ABSTRACT第10-14页
1 绪论第15-23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5-16页
        1.1.1 研究背景第15-16页
        1.1.2 研究意义第16页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第16-17页
        1.2.1 研究目的第16-17页
        1.2.2 研究内容第17页
    1.3 研究思路、方法及技术路线图第17-21页
        1.3.1 本研究所处的位置第17-18页
        1.3.2 研究方法第18-20页
        1.3.3 技术路线第20-21页
    1.4 全民健康覆盖理念下的新农合基金使用效率的概念界定第21-22页
    1.5 本研究中新农合基金使用效率和效果的关系第22-23页
2 研究现状第23-29页
    2.1 效率的定义第23-24页
    2.2 社会医疗保险基金的概念及内涵第24-25页
    2.3 社会医疗保险基金运行管理的研究第25-26页
    2.4 效率的评价研究第26-28页
    2.5 基金使用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第28-29页
3 湖北省新农合基金基本情况分析第29-36页
    3.1 调查县市基本情况第29-30页
        3.1.1 样本县区基本情况第29页
        3.1.2 样本县市经济学基本概况第29-30页
    3.2 新农合基金概况第30-32页
        3.2.1 新农合基金规模发展十分迅速第30页
        3.2.2 基金规模中财政投入比重稳定第30页
        3.2.3 新农合基金筹资水平不断提高第30-31页
        3.2.4 新农合基金管理成本稳步降低第31-32页
    3.3 基金保障情况第32-34页
        3.3.1 新农合基金基本实现全覆盖第32页
        3.3.2 基金总体使用率保持稳定第32-33页
        3.3.3 补偿人次不断增加受益面广第33-34页
        3.3.4 住院补偿费用提高第34页
    3.4 本章小结第34-36页
4 新农合基金使用效果评价第36-41页
    4.1 新农合基金使用效果评价范围的界定第36页
    4.2 新农合基金使用效果的价值判断第36-37页
    4.3 新农合基金使用效果评价结果第37-40页
        4.3.1 住院与门诊基金使用情况第37页
        4.3.2 县域内就诊基金使用情况县域内就诊基金第37-38页
        4.3.3 住院基金使用情况第38-40页
    4.4 本章小结第40-41页
5 基于DEA-MALMQUIST指数的新农合基金使用效率分析第41-49页
    5.1 DEA-MALMQUIST应用的实际意义第41页
    5.2 初始评价指标库的选取第41-43页
    5.3 基于产出导向模型的静态效率评价结果第43-46页
        5.3.1 县区总体变化趋势第43-44页
        5.3.2 经济分组的DEA效率比较第44-45页
        5.3.3 地形分组的DEA效率比较第45-46页
    5.4 基于MALMQUIST生产力指数的动态效率评价第46-48页
    5.5 本章小结第48-49页
6 讨论第49-54页
    6.1 新农合基金使用的效果评价第49-51页
        6.1.1 湖北省新农合基金存在“低水平、广覆盖、结余率较高、管理成本低”的特点第49-50页
        6.1.2 乡镇卫生院住院职能进一步削弱,新农合县外就诊率高、基金使用占比高第50-51页
        6.1.3 住院实际补偿比快速提高第51页
    6.2 新农合基金使用的效率评价第51-54页
        6.2.1 全民健康覆盖角度构建基金效率评价体系是十分必要的第51-52页
        6.2.2 新农合基金的使用效率受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形影响第52-53页
        6.2.3 医疗服务体系的效率是基金使用效率另一决定性影响因素第53页
        6.2.4 各县区新农合基金效率整体提升,同样存在“中等经济发展水平现象”第53-54页
7 优化策略与政策建议第54-64页
    7.1 建立医保、医疗动态协调机制,双方制衡,和谐发展第54-58页
        7.1.1 建立医疗保险与医疗服务机构谈判机制第54-55页
        7.1.2 探索责任医疗组织:医疗集团与医疗保险机构合作组成松散型健康管理组织第55-56页
        7.1.3 医疗保险机构举办医疗机构并作为定点医疗机构第56-58页
    7.2 促进医保机构内部治理,加强医保精算能力,提高保障效率第58-61页
        7.2.1 动态调整筹资额度,提高统筹层次,整合城乡居民医保,提高基金规模第58-59页
        7.2.2 改革支付方式,采取混合支付模式,提高医保精算能力第59-60页
        7.2.3 全面推行大病保险,扩大疾病病种,提高补偿比第60-61页
    7.3 建立“布局合理、规模适当、层级优化、职责明晰、功能完善、富有效率”的医疗服务体系第61-64页
        7.3.1 加强医疗服务体系顶层设计,重塑医疗服务体系,构建分级诊疗制度第61-62页
        7.3.2 多种方式促进患者就医下沉第62-63页
        7.3.3 促进医疗服务供给侧改革,创新服务模式,改变患者就医习惯第63-64页
研究局限与不足第64-65页
致谢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69页
附件一: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课题与学术成果第69-70页
附件二: 2008-2015 年89县区基于产出导向模型的静态效率评价结果第70-80页
附件三:基于MALMQUIST生产力指数的动态效率评价第80-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棋盘法检测复治新方案核心药物对MDR-Mtb和XDR-Mtb的体外联合作用研究
下一篇:社区治理项目化运作的模式比较研究--以P区社区自治金项目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