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数学论文

提升初三学生数学问题解决元认知水平的研究--基于波利亚解题元认知思想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前言第8-11页
    一、研究背景第8页
    二、研究的问题、思路、方法与意义第8-11页
        (一) 研究问题第9页
        (二) 研究思路第9页
        (三) 研究方法第9-10页
        (四) 研究意义第10-11页
第2章 相关研究概述第11-20页
    一、元认知相关研究第11-13页
        (一) 元认知及其结构第11-12页
        (二) 元认知的作用第12-13页
    二、数学问题解决元认知的相关研究第13-18页
        (一) 数学问题解决的元认知第13-15页
        (二) 元认知对数学问题解决的作用机制第15页
        (三) 元认知对数学问题解决的影响第15-16页
        (四) 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的元认知水平第16-17页
        (五) 数学问题解决元认知的训练第17-18页
    三、对数学问题解决元认知的研究述评第18-20页
        (一) 对研究内容的述评第18页
        (二) 对研究方法的述评第18-20页
第3章 数学问题解决元认知训练构想第20-25页
    一、波利亚解题元认知思想第20-22页
        (一) 波利亚解题思想中的元认知知识第20页
        (二) 波利亚解题思想中的元认知体验第20-21页
        (三) 波利亚解题思想中的元认知监控第21-22页
    二、“波利亚解题元认知训练单”的建构第22-23页
    三、“波利亚解题元认知训练单”的使用策略第23-25页
        (一) 介绍性策略第23页
        (二) 示范性策略第23页
        (三) 实践性策略第23-24页
        (四) 个性化策略第24页
        (五) 习惯性策略第24-25页
第4章 初三学生数学问题解决元认知训练的实验研究第25-37页
    一、实验目的和方法第25-27页
        (一) 实验目的第25页
        (二) 实验材料第25-26页
        (三) 被试概况第26页
        (四) 实验变量第26页
        (五) 实验模式第26-27页
        (六) 实验假设第27页
    二、实验过程第27页
        (一) 实验的准备第27页
        (二) 实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第27页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第27-33页
        (一) 数学问题解决元认知与数学问题解决相关性的结果与分析第27-28页
        (二) 数学问题解决元认知水平的结果与分析第28-30页
        (三) 数学问题解决成绩的结果与分析第30-33页
    四、讨论第33-36页
        (一) 关于数学问题解决元认知与数学问题解决相关性的讨论第33页
        (二) 关于实验班数学问题解决元认知差异性的讨论第33-35页
        (三) 关于实验班与对比班数学问题解决差异性的讨论第35-36页
    五、结论第36-37页
第5章 研究反思与思考第37-39页
    一、理论反思第37页
    二、实验反思第37页
    三、推广的思考第37-39页
参考文献第39-42页
附录第42-54页
    附录1:波利亚“怎样解题表”第42-43页
    附录2: 波利亚解题元认知训练单第43-44页
    附录3:“数学问题解决”前测第44-45页
    附录4:“数学问题解决元认知”情况问卷第45-47页
    附录5:“数学问题解决”后测第47-48页
    附录6:实验班与对比班数学问题解决教学案例对比第48-51页
    附录7:实验班学生数学问题解决中“自我提示性提问”个案第51-53页
    附录8:访谈提纲第53-54页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4-55页
后记第55-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智能材料驱动的仿人手臂与手指的设计研究
下一篇:中国流行歌曲在泰国汉语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