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内科学论文--传染病论文--杆菌传染病论文--布鲁(Bruce)氏菌病(波形热、地中海热、马尔他岛热)论文

AMPK/p70s6k信号通路在布鲁菌诱导巨噬细胞自噬中的作用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中英文缩略词表第9-14页
前言第14-16页
第一章 布鲁菌对RAW264.7 细胞内AMPK/p70s6k信号通路的激活第16-35页
    材料与方法第16-26页
        1 材料第16-21页
            1.1 菌株与细胞第16-17页
            1.2 主要试剂第17页
            1.3 主要仪器第17-18页
            1.4 培养基第18页
            1.5 溶液配制第18-21页
        2 方法第21-26页
            2.1 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 的培养第21-22页
            2.2 羊种布鲁菌 16M的培养及PCR鉴定第22-23页
            2.3 16M侵染RAW264.7 细胞第23页
            2.4 细胞总蛋白质的提取第23-24页
            2.5 BCA法蛋白浓度测定第24页
            2.6 Western Blot具体步骤第24-25页
            2.7 MTT实验第25页
            2.8 统计学分析第25-26页
    结果第26-33页
        3.1 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 的培养第26页
        3.2 羊种布鲁菌 16M菌株PCR鉴定第26-27页
        3.3 BCA蛋白浓度的测定第27-28页
        3.4 羊种布鲁菌 16M对AMPK/p70s6k信号通路的激活第28-29页
        3.5 抑制剂Compound C对RAW264.7 细胞活性的影响第29-31页
        3.6 抑制剂 Compound C 对 16M 介导的 AMPK/p70s6k 信号通路的阻断第31-33页
    讨论第33-35页
第二章 阻断AMPK/p70s6k信号通路对羊种布鲁菌 16M介导细胞自噬的影响第35-56页
    材料与方法第35-42页
        1 材料第35-37页
            1.1 菌株与细胞第35页
            1.2 主要试剂第35-36页
            1.3 主要仪器第36-37页
        2 方法第37-42页
            2.1 小鼠巨噬细胞的培养第37页
            2.2 布鲁菌的培养第37页
            2.3 CFU计数第37-38页
            2.4 q RT-PCR检测抑制剂Compound C阻断AMPK/p70s6k信号通路后对自噬相关基因m RNA表达量的影响第38-40页
            2.5 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第40-41页
            2.6 统计学分析第41-42页
    结果第42-51页
        3.1 抑制剂Compound C对 16M在RAW264.7 胞内存活的影响第42-43页
        3.2 阻断AMPK/p70s6k信号通路对自噬相关基因m RNA水平的影响第43-46页
        3.3 16M侵染RAW264.7 细胞后自噬相关蛋白LC3-II/LC3-I、Beclin1和ULK1的表达第46-48页
        3.4 阻断AMPK/p70s6k信号通路对自噬相关基因蛋白水平的影响第48-51页
    讨论第51-56页
        4.1 细胞自噬的简介第51-52页
        4.2 布鲁菌感染与细胞自噬第52-53页
        4.3 自噬相关蛋白LC3、Beclin1和ULK1第53-54页
        4.4 AMPK/p70s6k信号通路与细胞自噬第54-56页
第三章 AMPK在 16M介导RAW264.7 细胞自噬过程中作用的研究第56-78页
    材料与方法第56-63页
        1 材料第56-58页
            1.1 菌株与细胞第56-57页
            1.2 主要试剂第57-58页
            1.3 主要仪器第58页
        2 方法第58-63页
            2.1 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 的培养第58页
            2.2 布鲁菌的培养第58-59页
            2.3 si RNA的设计第59页
            2.4 AMPKα2-si RNA片段的转染浓度和转染试剂si RNA-mate用量的筛选第59-60页
            2.5 si RNA的干扰效率的检测第60-61页
            2.6 Western blot检测沉默AMPKα2 基因后AMPK蛋白的表达情况第61页
            2.7 沉默AMPKα2 基因后RAW264.7 细胞内 16M的存活能力第61-62页
            2.8 蛋白的提取第62页
            2.9 Western blot分析第62页
            2.10 统计学分析第62-63页
    结果第63-75页
        3.1 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si RNA转染情况第63-64页
        3.2 q RT-PCR检测干扰片段抑制效果第64-65页
        3.3 Western blot检测干扰片段的干扰效果第65-67页
        3.4 沉默AMPKα2 基因对RAW264.7 细胞活性的影响第67-68页
        3.5 沉默AMPKα2 基因对 16M激活AMPK/p70s6k信号通路的影响第68-70页
        3.6 沉默AMPKα2 基因对 16M在RAW264.7 细胞内存活的影响第70-71页
        3.7 沉默AMPKα2 基因对 16M自噬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第71-72页
        3.8 沉默AMPKα2 基因对 16M介导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第72-75页
    讨论第75-78页
        4.1 RNA干扰的实验原理第75-76页
        4.2 AMPK的功能第76-78页
全文总结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4页
文献综述第84-96页
    参考文献第92-96页
致谢第96-97页
作者简介第97-98页
导师评阅表第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业银行常熟分行拓展中小企业贸易融资业务探讨
下一篇:大肠杆菌麦芽糖结合蛋白联合卡介苗通过TLR2/TLR4诱导的树突状细胞成熟促进Th1细胞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