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16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9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9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3 对国内外研究的评述 | 第13页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4.2 创新之处 | 第14页 |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图 | 第14-16页 |
1.5.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5.2 技术路线图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核心概念与相关理论研究 | 第16-18页 |
2.1 核心概念 | 第16页 |
2.1.1“营改增”的概念界定 | 第16页 |
2.1.2 税收征管的概念界定 | 第16页 |
2.2 相关理论 | 第16-18页 |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16-17页 |
2.2.2 税收遵从理论 | 第17-18页 |
第三章 我国“营改增”税收征管方式改革的现状 | 第18-22页 |
3.1 我国税收征管方式的特点 | 第18页 |
3.2 我国“营改增”税收征管方式的改革及成效 | 第18-22页 |
3.2.1 国家对于“营改增”征管方式改革的相关政策 | 第18-19页 |
3.2.2“营改增”征管方式改革的推进过程 | 第19-20页 |
3.2.3“营改增”征管方式改革的成效显著 | 第20-22页 |
第四章 W市国税局“营改增”征管方式改革的现状 | 第22-27页 |
4.1 目前W市国税局基本情况 | 第22-26页 |
4.1.1 W市国税局税收征管机构 | 第22页 |
4.1.2 W市国税局税收征管平台 | 第22页 |
4.1.3 W市国税局的税收征管方式 | 第22-24页 |
4.1.4 W市国税局2015年”营改增”运行情况 | 第24-26页 |
4.2“营改增”对W市国税局税收征管的影响 | 第26-27页 |
4.2.1 征管的重点发生变化 | 第26页 |
4.2.2 税收规模产生变化 | 第26页 |
4.2.3 税收征管的难度有所提升 | 第26-27页 |
第五章 W市“营改增”税收征管中出现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27-33页 |
5.1“营改增”后W市国税系统税收征管中出现的问题 | 第27-29页 |
5.1.1 税收征管管理方式不适应新的经济环境 | 第27页 |
5.1.2 税收征管管理信息化建设力度不足 | 第27-28页 |
5.1.3 税收征管的控管力度减弱 | 第28页 |
5.1.4 税收征管管理考核方式较为陈旧 | 第28-29页 |
5.1.5 税收征管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 第29页 |
5.1.6 税收征管的监控力度不足 | 第29页 |
5.2 W市国税局税收征管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29-33页 |
5.2.1 部分税务人员不适应新的征管方式 | 第29-30页 |
5.2.2 信息化建设相对不足 | 第30-31页 |
5.2.3 税收征管执法效能不高 | 第31-32页 |
5.2.4 对税基的准确考核比较困难 | 第32页 |
5.2.5 税收征管人员培训效果不佳 | 第32-33页 |
第六章 强化W市国税系统税收征管的对策 | 第33-37页 |
6.1 构建税收征管的新方式 | 第33页 |
6.2 加强信息化建设力度 | 第33-34页 |
6.3 实施税收征管的专业化管理 | 第34页 |
6.4 加强税收征管责任制和效能考核 | 第34-35页 |
6.5 加税收征管人员队伍建设 | 第35页 |
6.6 建立互动协作机制,提高税收征管力度 | 第35-37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
作者简介 | 第41-42页 |
附件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