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有机化学论文

基于别构蛋白构建智能人工抗氧化酶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10页
英文缩写词表第11-1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8-48页
    1.1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第18-25页
        1.1.1 GPx的结构第18-19页
        1.1.2 GPx 的催化机制第19-20页
        1.1.3 人工模拟GPx的进展第20-25页
    1.2 智能酶的研究进展第25-29页
        1.2.1 光调控的智能酶第25页
        1.2.2 pH调控智能酶第25-27页
        1.2.3 配位调控的智能酶第27-29页
        1.2.4 氧化还原调控的智能酶第29页
    1.3 蛋白质的别构调控与酶的理性设计第29-34页
        1.3.1 蛋白质的别构调控第29-30页
        1.3.2 酶的理性设计第30-33页
        1.3.3 基于别构蛋白骨架的人工酶理性设计第33-34页
    1.4 恢复蛋白(Recoverin)与腺苷酸激酶(AKe)第34-38页
        1.4.1 Recoverin的结构与功能第34-36页
        1.4.2 AKe的结构与功能第36-38页
    参考文献第38-48页
第二章 立论根据第48-54页
    1. 构建钙离子响应型智能人工抗氧化酶第49-50页
    2. 构建ATP响应型智能人工抗氧化酶第50页
    3. 智能GPx人工酶的生物学效应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第三章 构建钙离子响应型智能含硒抗氧化酶第54-74页
    3.1 序言第54-55页
    3.2 基于突变型Recoverin骨架设计酶模型的理论计算第55-58页
        3.2.1 数据来源及软件应用第55-56页
        3.2.2 钙离子响应型含硒抗氧化酶的分子设计第56页
        3.2.3 催化基团的开关与Recoverin蛋白的别构效应分析第56-58页
    3.3 含硒Recoverin蛋白表达载体的构建第58-60页
        3.3.1 实验材料第58-59页
        3.3.2 实验方法第59页
        3.3.3 结果与讨论第59-60页
    3.4 野生型和含硒Recoverin蛋白的表达与纯化第60-66页
        3.4.1 实验材料第60-63页
        3.4.2 实验方法第63-64页
        3.4.3 结果与讨论第64-66页
    3.5 含硒Recoverin蛋白的酶学性质第66-70页
        3.5.1 实验材料第66页
        3.5.2 实验方法第66-67页
        3.5.3 结果与讨论第67-70页
    3.6 本章小结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4页
第四章 构建ATP响应型智能含硒抗氧化酶第74-95页
    4.1 序言第74-75页
    4.2 基于AKe骨架设计酶模型的理论计算第75-78页
        4.2.1 数据来源及软件应用第75-76页
        4.2.2 ATP响应型含硒抗氧化酶的分子设计第76-77页
        4.2.3 催化基团的开关与AKe蛋白的别构效应分析第77-78页
    4.3 含硒AKe蛋白表达载体的构建第78-80页
        4.3.1 实验材料第78-79页
        4.3.2 实验方法第79-80页
        4.3.3 结果与讨论第80页
    4.4 野生型和含硒AKe蛋白的表达与纯化第80-86页
        4.4.1 实验材料第80-82页
        4.4.2 实验方法第82-83页
        4.4.3 结果与讨论第83-86页
    4.5 Seleno-AKe-F137R的酶学性质第86-91页
        4.5.1 实验材料第86页
        4.5.2 实验方法第86-88页
        4.5.3 结果分析第88-91页
    4.6 本章小结第91-92页
    参考文献第92-95页
第五章 智能含硒抗氧化酶的生物学效应第95-104页
    5.1 序言第95-96页
    5.2 实验材料第96页
        5.2.1 试剂第96页
        5.2.2 仪器第96页
    5.3 实验方法第96-98页
        5.3.1 线粒体的制备第96-97页
        5.3.2 线粒体损伤模型的构建第97页
        5.3.3 线粒体膨胀度第97页
        5.3.4 脂质过氧化水平第97-98页
    5.4 结果分析第98-101页
        5.4.1 Seleno-Recoverin-Q50R对线粒体的保护作用第98-99页
        5.4.2 Seleno-AKe-F137R对线粒体的保护作用第99-101页
    5.5 讨论第101页
    5.6 本章小结第101-102页
    参考文献第102-104页
结论第104-105页
附录第105-109页
作者简介第109-110页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第110-112页
致谢第112页

论文共11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振动深松机的设计与研究
下一篇:基于B2C网购模式下的日用瓷包装安全性设计--醴陵釉下五彩日用瓷包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