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艺术论文--建筑艺术理论论文

仿生与建筑创作

中文摘要第4-6页
英文摘要第6页
目录第8-12页
插图及附表清单第12-17页
前言第17-19页
1 仿生学的历史及研究第19-25页
    1.1 仿生学的历史沿革第19-21页
    1.2 仿生学的研究方法第21-22页
    1.3 仿生学的研究内容第22-25页
2 建筑仿生文化及其渊源第25-35页
    2.1 研究建筑仿生学的意义第25-26页
    2.2 建筑仿生学的历史与发展第26-31页
        2.2.1 古代的建筑仿生第27-28页
        2.2.2 近现代的建筑仿生第28-31页
    2.3 中国文化对建筑仿生学的启示第31-35页
        2.3.1 天人合一的思想第31-32页
        2.3.2 “仿生”的思维方式第32-35页
3 建筑仿生学的研究对象、范围和方法第35-51页
    3.1 建筑仿生学的研究对象第35-42页
        3.1.1 生物形态的基本元素第36-39页
        3.1.2 自然界中的有机生物第39-42页
    3.2 建筑仿生学的研究范围第42-43页
    3.3 建筑仿生学的研究方法第43-51页
        3.3.1 系统分析第43-44页
        3.3.2 类比类推第44-46页
        3.3.3 模型试验第46-51页
4 建筑造型仿生第51-71页
    4.1 建筑造型仿生原理第51-54页
        4.1.1 自然形态与建筑形态的相似性第51-53页
        4.1.2 形态的“美”与“真”第53-54页
    4.2 仿生建筑的造型手法第54-71页
        4.2.1 具象的模仿第54-60页
            ① 建筑装饰造型仿真第55-56页
            ② 建筑整体造型仿真第56-60页
        4.2.2 抽象的转换第60-71页
            ① 表现主义第61-64页
            ② 有机建筑第64-71页
5 建筑结构仿生第71-93页
    5.1 纤维结构仿生第71-76页
        5.1.1 索网结构仿生第72-74页
        5.1.2 帐篷结构仿生第74-76页
    5.2 壳体结构仿生第76-83页
        5.2.1 单曲面壳第78-79页
        5.2.2 双曲面壳第79-83页
            ① 旋转壳第79-80页
            ② 双曲抛物面壳第80-82页
            ③ 自由形态壳体第82-83页
    5.3 空间骨架结构仿生第83-87页
        5.3.1 空间网架结构第83-85页
        5.3.2 肋骨架结构第85-87页
    5.4 高层建筑结构仿生第87-93页
6 建筑功能仿生第93-105页
    6.1 建筑平面及空间功能仿生第93-95页
    6.2 簇群城市和新陈代谢仿生第95-99页
        6.2.1 簇群城市仿生第95-96页
        6.2.2 新陈代谢仿生第96-99页
    6.3 螺旋结构功能仿生第99-101页
    6.4 神经系统仿生-生命建筑第101-105页
7 能源及材料利用仿生第105-117页
    7.1 能源利用仿生第105-110页
        7.1.1 直接利用太阳能第105-106页
        7.1.2 间接利用太阳能第106-110页
    7.2 材料利用仿生第110-117页
        7.2.1 经济地利用材料第110-113页
        7.2.2 建筑材料仿生第113-117页
8 实例介绍及分析第117-131页
    8.1 国家体育场中标方案第117-120页
    8.2 C&P的“BIONIC TOWER”第120-123页
    8.3 崔氏住宅第123-126页
    8.4 3deluxe的“GENETIC ARCHITECTURE”第126-131页
结语第131-133页
致谢第133-135页
参考文献第135-139页
附录第139页

论文共1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角度叠加的四轮定位仪自动校准方法
下一篇:肠道病毒感染后婴幼儿咽部菌群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