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绪论 | 第6-12页 |
一、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第6-8页 |
二、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 第8-12页 |
第一章 房屋征收补偿制度概述 | 第12-16页 |
第一节 房屋征收的内涵界定 | 第12-13页 |
一、房屋征收的含义 | 第12-13页 |
二、征收的特点 | 第13页 |
第二节 房屋征收的理论基础 | 第13-14页 |
第三节 我国征收法律制度沿革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新条例的“六大亮点” | 第16-30页 |
第一节 明确了“公共利益” | 第16-18页 |
一、以“公共利益”为目的与对“公共利益”范围的界定 | 第16-18页 |
二、区分“公共利益”和“非公共利益”的意义 | 第18页 |
第二节 完善了征收补偿的程序 | 第18-21页 |
一、规定了征收补偿方案征求意见制度 | 第18-20页 |
二、明确了政府和被征收人是征收补偿的当事人 | 第20-21页 |
三、确立了“先补偿、后搬迁”原则 | 第21页 |
第三节 完善了补偿机制 | 第21-25页 |
一、确立了公平补偿原则 | 第21-22页 |
二、明确了补偿的具体范围 | 第22-23页 |
三、不低于市场价格进行补偿 | 第23页 |
四、细化了停业停产时补偿所应考虑的因素 | 第23-24页 |
五、划清了补偿与不补偿的界限 | 第24页 |
六、对征收补偿费用严格管理 | 第24-25页 |
第四节 取消了“行政强拆”和确立了“裁执分离”原则 | 第25-27页 |
一、强制执行申请由法院裁决 | 第25-27页 |
二、以“裁执分离”为原则 | 第27页 |
第五节 建立了对被征收人合法利益多重保护机制 | 第27-28页 |
第六节 明确了法律责任 | 第28-30页 |
第三章 存在的问题和完善思考 | 第30-44页 |
第一节 如何界定公共利益 | 第30-34页 |
一、五种情形的进一步认定 | 第30-31页 |
二、如何使用兜底条款 | 第31-33页 |
三、公共利益判断的时间点问题 | 第33-34页 |
第二节 评估的问题和完善 | 第34-37页 |
一、市场价的界定问题 | 第34-35页 |
二、评估的公正性问题 | 第35-37页 |
第三节 补偿问题和完善 | 第37-42页 |
一、关于补偿范围问题 | 第37-38页 |
二、过渡期安置补偿问题 | 第38-39页 |
三、征收补偿费用使用情况公示问题 | 第39-40页 |
四、异地产权调换补偿问题 | 第40-42页 |
第四节 申请法院强制执行问题 | 第42-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