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10-21页 |
第一节 糖尿病肾病中医概述、病名、病因病机、辨证探讨 | 第10-13页 |
一、糖尿病肾病中医概述 | 第10页 |
二、糖尿病肾病中医病名 | 第10页 |
三、糖尿病肾病中医病因病机 | 第10-11页 |
四、糖尿病肾病辨证分型及中医治疗 | 第11-13页 |
第二节 现代医学对糖尿病肾病炎症机制、治疗的研究 | 第13-19页 |
一、糖尿病肾病炎症机制 | 第13-19页 |
二、糖尿病肾病的西医治疗 | 第19页 |
第三节 发展趋势评价 | 第19-21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21-33页 |
第一节 临床资料 | 第21-22页 |
一、病例来源 | 第21页 |
二、研究对象 | 第21-22页 |
第二节 临床研究方案 | 第22-24页 |
一、研究设计 | 第22页 |
二、治疗方法 | 第22页 |
三、观察指标 | 第22页 |
四、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 第22-23页 |
五、中医临床症状积分评定量表 | 第23页 |
六、安全性评价 | 第23页 |
七、统计学处理 | 第23-24页 |
第三节 研究路线 | 第24-25页 |
第四节 研究结果 | 第25-28页 |
一、两组病人治疗后中医临床症状评分 | 第25页 |
二、两组病人有效率观察 | 第25页 |
三、两组治疗后ACR比较 | 第25-26页 |
四、两组治疗后肝肾功能比较 | 第26-27页 |
五、两组治疗后血脂比较 | 第27-28页 |
六、两组治疗后炎症指标比较 | 第28页 |
第五节 不良反应 | 第28-29页 |
第六节 讨论 | 第29-32页 |
一、糖尿病肾病研究背景、诊断指标及治疗 | 第29页 |
二、芪丹饮方药探讨 | 第29页 |
三、结论分析及讨论 | 第29-30页 |
四、芪丹饮抗炎作用研究 | 第30-31页 |
五、总结 | 第31-32页 |
第七节 本课题存在的不足 | 第32-33页 |
一、对照组的设定 | 第32页 |
二、样本量比例的设定 | 第32页 |
三、观察对象的设定 | 第32页 |
四、患者依从性的把握 | 第32页 |
五、观察周期的设定 | 第32-33页 |
结语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40页 |
附录 | 第40-49页 |
中英文对照及略语表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