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5页 |
1.1 引言 | 第13-14页 |
1.2 石墨烯简介 | 第14页 |
1.3 石墨烯制备方法 | 第14-16页 |
1.3.1 微机械剥离法 | 第14页 |
1.3.2 化学气相沉积法 | 第14-15页 |
1.3.3 外延生长法 | 第15页 |
1.3.4 氧化还原法 | 第15-16页 |
1.4 石墨烯纤维制备技术 | 第16-20页 |
1.4.1 湿法纺丝 | 第17-19页 |
1.4.2 水热合成法 | 第19-20页 |
1.4.3 其它方法 | 第20页 |
1.5 石墨烯纤维基器件研究 | 第20-23页 |
1.5.1 储能器件 | 第20-21页 |
1.5.2 传感器件 | 第21-22页 |
1.5.3 驱动器件 | 第22-23页 |
1.6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第23-25页 |
第二章 石墨烯并股纤维直接制备技术研究 | 第25-42页 |
2.1 引言 | 第25-26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6-28页 |
2.2.1 原料制备 | 第26页 |
2.2.2 实验所用仪器 | 第26-27页 |
2.2.3 GO合成过程 | 第27-28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8-40页 |
2.3.1 石墨烯表征 | 第28-31页 |
2.3.2 氧化石墨烯黏度随浓度关系 | 第31-32页 |
2.3.3 湿法纺丝凝固过程的相分离 | 第32-33页 |
2.3.4 湿法成型过程运动学 | 第33-34页 |
2.3.5 单股喷丝口行为 | 第34-36页 |
2.3.6 双喷丝口湿法行为 | 第36-39页 |
2.3.7 不同成份纤维融合过程 | 第39-4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三章 具有高弹性多螺旋石墨烯纤维的直接制备 | 第42-56页 |
3.1 引言 | 第42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2-44页 |
3.2.1 旋转纺丝设备搭建 | 第43-44页 |
3.2.2 多螺旋石墨烯纤维的直接制备 | 第44页 |
3.2.3 实验所用表征设备 | 第44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4-55页 |
3.3.1 多螺旋石墨烯纤维的直接制备 | 第44-47页 |
3.3.2 还原方式对纤维结构的影响 | 第47-49页 |
3.3.3 捻度对力学性能研究 | 第49-50页 |
3.3.4 凝固浴对力学性能研究 | 第50-51页 |
3.3.5 股数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51-52页 |
3.3.6 循环拉伸性能研究 | 第52-53页 |
3.3.7 力电性能 | 第53-5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四章 大电流诱导的多孔石墨烯纤维及其在线性超级电容器方面的研究 | 第56-68页 |
4.1 引言 | 第56页 |
4.2 实验过程 | 第56-58页 |
4.2.1 凝胶电解质的制备 | 第56-57页 |
4.2.2 三维多孔石墨烯纤维的快速制备 | 第57页 |
4.2.3 超级电容器的制备 | 第57页 |
4.2.4 电容器性能测试 | 第57-58页 |
4.2.5 仪器设备 | 第58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8-67页 |
4.3.1 多孔石墨烯纤维的制备 | 第58-59页 |
4.3.2 形貌表征 | 第59-60页 |
4.3.3 膨胀前后元素含量分析 | 第60-61页 |
4.3.4 膨胀过程监测 | 第61-62页 |
4.3.5 膨胀过程中的电性能测试 | 第62页 |
4.3.6 温度和膨胀关系 | 第62-64页 |
4.3.7 膨胀属性分析 | 第64-65页 |
4.3.8 石墨烯纤维电容器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65-6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五章 基于多孔碳纳米管薄膜复合水凝胶聚苯胺的智能柔性超级电容器 | 第68-77页 |
5.1 引言 | 第68-69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69-70页 |
5.2.1 材料和设备 | 第69页 |
5.2.2 仪器 | 第69页 |
5.2.3 柔性智能电容器制备 | 第69-70页 |
5.2.4 超级电容组装 | 第70页 |
5.2.5 电容器性能测试 | 第70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70-76页 |
5.3.1 电容器制备过程 | 第70-71页 |
5.3.2 多孔复合电极制备 | 第71-72页 |
5.3.3 电极微观形貌表征 | 第72-73页 |
5.3.4 电极成份表征 | 第73-74页 |
5.3.5 柔性电容器电容表测试 | 第74-75页 |
5.3.6 电容器变色过程分析 | 第75-7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9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89-90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 第90-91页 |
致谢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