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1 绪论 | 第8-16页 |
| 1.1 研究缘起 | 第8-10页 |
| 1.2 研究概况 | 第10-14页 |
| 1.3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 2 社交媒体的社会资本分析 | 第16-24页 |
| 2.1 社交媒体平台社会资本的特点 | 第16-20页 |
| 2.2 社交媒体社会动员中社会资本的影响 | 第20-21页 |
| 2.3 《穹顶之下》与《科尼 2012》 | 第21-24页 |
| 3 动员主体的信任关系 | 第24-35页 |
| 3.1 社会身份赋予权威性 | 第25-27页 |
| 3.2 动员行为构建可信度 | 第27-30页 |
| 3.3 家庭角色获得认同感 | 第30-35页 |
| 4 动员对象的规范组织 | 第35-45页 |
| 4.1 区域型组织 | 第36-39页 |
| 4.2 角色型组织 | 第39-42页 |
| 4.3 职业型组织 | 第42-45页 |
| 5 动员途径的信息网络 | 第45-55页 |
| 5.1 意见领袖传播 | 第46-50页 |
| 5.2 圈层跨界支持 | 第50-52页 |
| 5.3 多渠道同步发布 | 第52-55页 |
| 6 社会资本的影响价值评估 | 第55-59页 |
| 6.1 《穹顶之下》首发事件的社会资本价值评估 | 第55-56页 |
| 6.2 《科尼 2012》传播事件的社会资本价值评估 | 第56-59页 |
| 7 结语 | 第59-60页 |
| 致谢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