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0-13页 |
ABSTRACT | 第13-15页 |
符号说明 | 第16-17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7-29页 |
1.1 引言 | 第17页 |
1.2 肥胖引起的相关疾病 | 第17-20页 |
1.2.1 肥胖相关的疾病 | 第17-19页 |
1.2.2 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的机制 | 第19-20页 |
1.3 重金属离子铅的暴露及毒性 | 第20-21页 |
1.3.1 铅离子的环境风险 | 第20页 |
1.3.2 铅引起损伤的机制 | 第20-21页 |
1.4 纳米ZnO的毒性 | 第21-26页 |
1.4.1 纳米ZnO的生态毒性 | 第22-24页 |
1.4.2 纳米ZnO对哺乳动物的毒性 | 第24-26页 |
1.5 纳米材料与重金属离子共同暴露对生物的毒性评价 | 第26-27页 |
1.5.1 纳米材料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 第27页 |
1.5.2 纳米材料与重金属离子共同暴露的毒性 | 第27页 |
1.6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其意义 | 第27-29页 |
第二章 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模型的建立 | 第29-37页 |
2.1 引言 | 第29页 |
2.2 实验材料 | 第29-30页 |
2.3 实验仪器 | 第30页 |
2.4 实验方法 | 第30-33页 |
2.4.1 实验动物的饲养和取材 | 第30-31页 |
2.4.2 NAFLD小鼠模型的鉴定 | 第31-33页 |
2.4.2.1 NAFLD小鼠模型体重和脏器重量的变化 | 第31页 |
2.4.2.2 NAFLD小鼠模型脂肪肝相关指标的检测 | 第31-32页 |
2.4.2.3 肝脏的形态学、病理学观察 | 第32-33页 |
2.5 结果与讨论 | 第33-36页 |
2.5.1 NAFLD小鼠模型体重和脏器重量 | 第33-34页 |
2.5.2 血清中CHOL、TG、HDL和LDL的水平 | 第34-35页 |
2.5.3 小鼠肝脏的形态学观察 | 第35-36页 |
2.6 结论 | 第36-37页 |
第三章 纳米ZnO及铅离子对正常小鼠和NAFLD小鼠的毒性及机制研究 | 第37-67页 |
3.1 引言 | 第37-38页 |
3.2 实验材料 | 第38-39页 |
3.3 实验仪器 | 第39-40页 |
3.4 实验方法 | 第40-46页 |
3.4.1 纳米ZnO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 | 第40页 |
3.4.2 用激光粒度仪表征纳米ZnO的水合粒径 | 第40页 |
3.4.3 用Zeta电位仪表征纳米ZnO的表面电位 | 第40-41页 |
3.4.4 纳米ZnO及铅离子剂量的选择 | 第41-42页 |
3.4.5 暴露纳米材料、取材 | 第42页 |
3.4.6 锌、铅在各脏器中的分布 | 第42页 |
3.4.7 肝脏的病理学观察 | 第42页 |
3.4.8 肝脏功能指标的检测 | 第42-43页 |
3.4.9 测定肝脏中的氧化应激指标 | 第43-45页 |
3.4.10 检测肝脏中炎症因子的水平 | 第45-46页 |
3.5 结果与讨论 | 第46-64页 |
3.5.1 纳米ZnO的表征 | 第46-49页 |
3.5.1.1 纳米ZnO的形貌、大小 | 第46-47页 |
3.5.1.2 纳米ZnO的水合粒径和Zeta电位 | 第47-49页 |
3.5.2 纳米材料剂量的选择 | 第49-50页 |
3.5.3 纳米ZnO和铅离子在正常小鼠体内的分布 | 第50-52页 |
3.5.4 纳米ZnO和铅离子在NAFLD小鼠体内的分布 | 第52-54页 |
3.5.5 正常饮食小鼠口服暴露纳米ZnO和铅离子的毒性 | 第54-59页 |
3.5.5.1 对小鼠体重、脏器系数的影响 | 第54-55页 |
3.5.5.2 小鼠肝脏组织病理学观察 | 第55-57页 |
3.5.5.3 对小鼠肝脏功能的影响 | 第57-58页 |
3.5.5.4 对氧化应激和炎症水平的影响 | 第58-59页 |
3.5.6 NAFLD小鼠口服暴露纳米ZnO和铅离子的毒性及机制研究 | 第59-64页 |
3.5.6.1 对小鼠体重、脏器系数的影响 | 第59-60页 |
3.5.6.2 对小鼠肝脏组织病理学观察 | 第60-62页 |
3.5.6.3 对小鼠肝脏功能的影响 | 第62-63页 |
3.5.6.4 口服暴露纳米ZnO和铅离子对NAFLD小鼠毒性的机制 | 第63-64页 |
3.6 结论 | 第64-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2页 |
致谢 | 第72-7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4-76页 |
附件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