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稻—稻—绿肥长期轮作对水稻土壤及根系细菌群落的影响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英文缩略表第14-15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5-23页
    1.1 绿肥的研究进展第15-16页
    1.2 植物与微生物互作体系第16-18页
        1.2.1 土壤微生物研究进展第16-17页
        1.2.2 根际微生物研究进展第17页
        1.2.3 植物内生菌研究进展第17-18页
    1.3 植物固氮菌研究进展第18-19页
    1.4 微生物多样性及其研究方法第19-21页
        1.4.1 微生物多样性第19页
        1.4.2 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方法第19-20页
        1.4.3 Illumina测序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第20-21页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1-22页
    1.6 技术路线第22-23页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23-32页
    2.1 实验材料第23-24页
        2.1.1 实验地点描述及样品采集第23页
        2.1.2 实验试剂第23-24页
        2.1.3 实验仪器第24页
    2.2 实验方法第24-32页
        2.2.1 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方法第24-25页
        2.2.2 土壤固氮酶活性的测定方法第25页
        2.2.3 基因组DNA提取与检测第25-26页
        2.2.4 PCR预扩增(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第26-27页
        2.2.5 目的基因回收纯化第27页
        2.2.6 克隆文库的建立第27-28页
        2.2.7 定量PCR(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第28-29页
        2.2.8 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第29-30页
        2.2.9 Illumina Miseq测序准备第30-31页
        2.2.10 测序数据处理第31-32页
第三章 水稻根系不同部位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第32-39页
    3.1 散土、根际土和水稻根内生菌的DNA提取第32-33页
    3.2 高通量测序结果与分析第33-37页
        3.2.1 高通量测序情况概述第33-34页
        3.2.2 水稻根系微生物不同空间分布群落结构分析第34-36页
        3.2.3 水稻根系微生物不同空间分布关联OTU及群落组成分析第36-37页
    3.3 讨论第37-39页
第四章 不同绿肥对水稻根系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第39-55页
    4.1 不同绿肥对水稻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第39-45页
        4.1.1 不同绿肥处理下的水稻根际土微生物多样性分析第39-40页
        4.1.2 不同绿肥处理下水稻根际土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第40-45页
    4.2 不同绿肥对水稻根内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第45-49页
        4.2.1 不同绿肥处理下的水稻根内生菌多样性及丰富度统计分析第45-47页
        4.2.2 不同绿肥处理下的水稻根内生菌群落结构分析第47页
        4.2.3 不同绿肥处理下的水稻根内生菌群落组成分析第47-49页
    4.3 不同绿肥稻田散土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第49-53页
        4.3.1 土壤理化性质第49-50页
        4.3.2 不同绿肥处理下的稻田散土微生物多样性及数量分析第50-52页
        4.3.3 不同绿肥处理下的稻田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第52页
        4.3.4 不同绿肥处理下的稻田散土微生物群落组成分析第52-53页
    4.4 讨论第53-55页
第五章 不同绿肥对水稻根系固氮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第55-60页
    5.1 定量PCR的方法研究水稻根系微生物中nifH基因的拷贝数第55-56页
    5.2 DGGE的方法研究水稻根系微生物群落结构第56-59页
        5.2.1 nifH基因的PCR扩增第56-57页
        5.2.2 水稻根系固氮菌DGGE图谱及多样性分析。第57-59页
    5.3 讨论第59-60页
第六章 全文结论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69页
附录第69-83页
致谢第83-84页
作者简历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保定供电公司LTE无线专网应用研究
下一篇:我国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内部治理结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