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前言 | 第10-11页 |
第一篇 文献综述水貂阿留申病及其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 第11-22页 |
1 ADV病原学 | 第11-16页 |
1.1 ADV的分类地位 | 第11-12页 |
1.2 ADV的形态、结构及其理化特征 | 第12页 |
1.3 ADV病毒培养特性和毒株分类 | 第12-13页 |
1.4 ADV的分子生物学特性 | 第13-16页 |
2 AD流行病学 | 第16-17页 |
2.1 AD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 第16-17页 |
2.2 AD传染宿主 | 第17页 |
3 AD的致病机制 | 第17-18页 |
4 AD临床症状及病理学变化 | 第18页 |
5 AD的实验室诊断 | 第18-21页 |
5.1 AD血清学诊断方法 | 第18-19页 |
5.2 AD抗原诊断方法 | 第19-21页 |
6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1-22页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22-83页 |
第一章 ADV-LN株的分离鉴定及其VP2基因的序列分析 | 第22-34页 |
1.1 材料与方法 | 第22-25页 |
1.2 结果 | 第25-32页 |
1.3 讨论 | 第32-33页 |
1.4 小结 | 第33-34页 |
第二章 水貂阿留申病毒VP2蛋白在毕赤酵母中的高效分泌表达及反应原性鉴定 | 第34-45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35-38页 |
2.2 结果 | 第38-43页 |
2.3 讨论 | 第43-44页 |
2.4 小结 | 第44-45页 |
第三章 检测ADV抗体的重组VP2蛋白-ELISA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 第45-57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45-49页 |
3.2 结果 | 第49-55页 |
3.3 讨论 | 第55-56页 |
3.4 小结 | 第56-57页 |
第四章 ADV TaqMan-MGB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 第57-64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57-59页 |
4.2 结果 | 第59-62页 |
4.3 讨论 | 第62-63页 |
4.4 小结 | 第63-64页 |
第五章 水貂阿留申病毒(ADV)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初步应用 | 第64-74页 |
5.1 材料与方法 | 第64-67页 |
5.2 结果 | 第67-72页 |
5.3 讨论 | 第72-73页 |
5.4 小结 | 第73-74页 |
第六章 水貂阿留申病毒(ADV)PCR-DHPLC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 第74-83页 |
6.1 材料与方法 | 第74-77页 |
6.2 结果 | 第77-80页 |
6.3 讨论 | 第80-82页 |
6.4 小结 | 第82-83页 |
结论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94页 |
缩略语录 | 第94-96页 |
作者简介 | 第96-97页 |
致谢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