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法国新浪潮电影对巴赞的继承与反叛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前言 | 第7-11页 |
1. 选题缘由 | 第7-8页 |
2. 国内外研究状况及简要评析 | 第8-10页 |
3.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观点和结构安排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电影理论与电影实践的关系 | 第11-17页 |
1.1 电影的认识论与电影本体 | 第11-13页 |
1.2 电影的创作论与电影实践 | 第13-17页 |
第二章 新浪潮电影对巴赞的继承 | 第17-29页 |
2.1 现实主义:影像的现实性与潜在性 | 第17-20页 |
2.2 长镜头:无限绵延的时间 | 第20-23页 |
2.3 景深镜头:层次深邃的空间 | 第23-26页 |
2.4 演员的混用:表演即生活 | 第26-29页 |
第三章 新浪潮电影对巴赞的反叛 | 第29-43页 |
3.1 电影的身份:作者论 | 第30-33页 |
3.2 跳跃的电影语言:蒙太奇和跳切 | 第33-37页 |
3.3 叙事结构:闪回与多线叙事 | 第37-40页 |
3.4 冷漠的镜头:间离效果 | 第40-43页 |
第四章 新浪潮的消融:电影发张的延续性与创造性 | 第43-62页 |
4.1 新浪潮与欧洲艺术电影 | 第43-53页 |
4.2 新浪潮与好莱坞电影 | 第53-56页 |
4.3 新浪潮与亚洲和第三世界国家的电影 | 第56-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