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企业组织与管理论文

生物资产复合型会计计量模式及其选择应用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4-19页
    1.1 选题背景第14-15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5-16页
        1.2.1 研究目的第15-16页
        1.2.2 研究意义第16页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6-19页
        1.3.1 研究内容第16-17页
        1.3.2 研究方法第17-19页
2 文献综述和相关理论第19-29页
    2.1 文献综述第19-23页
        2.1.1 国外研究文献第19-21页
        2.1.2 国内研究文献第21-23页
        2.1.3 国内外研究文献评述第23页
    2.2 相关概念第23-26页
        2.2.1 生物资产第23-25页
        2.2.2 会计计量属性第25页
        2.2.3 生物资产会计计量模式第25-26页
    2.3 相关理论基础第26-29页
        2.3.1 会计目标理论第26页
        2.3.2 资产未来经济利益观第26-27页
        2.3.3 收益理论第27页
        2.3.4 资本保全理论第27-29页
3 生物资产会计计量模式及其选择的理论分析第29-36页
    3.1 生物资产复合型会计计量模式的内容第29-32页
        3.1.1 优先选择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为主的国家的制度规范与评价第29-30页
        3.1.2 优先选择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为主的国家的制度规范与评价第30-32页
    3.2 生物资产两种主要会计计量模式的分析第32-36页
        3.2.1 两种主要会计计量模式的特点第32页
        3.2.2 两种主要会计计量模式的优劣比较第32-34页
        3.2.3 国内外会计准则对两种会计计量模式选择的影响第34-36页
4 生物资产复合型会计计量模式的选择应用分析第36-41页
    4.1 生物资产复合型会计计量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第36-38页
        4.1.1 市场环境第36页
        4.1.2 可靠性与相关性权衡第36-37页
        4.1.3 生物资产自身特性第37页
        4.1.4 会计信息需求者的需要第37-38页
        4.1.5 成本效益原则第38页
    4.2 生物资产复合型会计计量模式选择的可行性与必要性第38-39页
        4.2.1 生物资产复合型会计计量模式选择的可行性第38页
        4.2.2 生物资产复合型会计计量模式选择的必要性第38-39页
    4.3 生物资产复合型会计计量模式选择应用的基本思路第39-41页
        4.3.1 不同阶段消耗性生物资产采用可变现净值与公允价值第39页
        4.3.2 不同阶段生产性生物资产采用历史成本加自然增值与收益净现值第39-41页
5 生物资产复合型会计计量模式应用的案例分析第41-54页
    5.1 案例公司概况第41-42页
        5.1.1 YS公司简介第41页
        5.1.2 YS公司业务流程第41-42页
    5.2 YS公司生物资产会计计量现状第42-45页
        5.2.1 消耗性生物资产会计计量现状第42-43页
        5.2.2 生产性生物资产会计计量现状第43-45页
        5.2.3 公益性生物资产会计计量现状第45页
    5.3 YS公司生物资产会计计量的问题分析第45-47页
        5.3.1 市场体系不健全第45-46页
        5.3.2 畜牧业生物资产计量困难大第46页
        5.3.3 对不同类别生物资产计量不够精确第46页
        5.3.4 会计人员专业素质普遍较低第46-47页
    5.4 YS公司生物资产复合型会计计量模式具体应用第47-49页
        5.4.1 取得时采用历史成本第47-48页
        5.4.2 生长期采用可变现净值与历史成本加自然增值第48-49页
        5.4.3 成熟期采用公允价值与收益净现值第49页
    5.5 复合型计量模式与历史成本、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比较分析第49-54页
        5.5.1 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下的实际操作第49-51页
        5.5.2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的实际操作第51页
        5.5.3 三种计量模式的比较分析第51-54页
6 生物资产复合型会计计量模式应用的保障措施第54-57页
    6.1 完善生物资产价值信息采集的基础工作第54页
    6.2 对生物资产进行分类计量降低计量成本第54-55页
    6.3 改进生物资产信息披露的内容和方式第55页
    6.4 定期对会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第55-57页
结论与展望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1页
致谢第61-6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卢卡奇关于马克思本体论基本原则的思想评析
下一篇:中班幼儿同伴交往的社会网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