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主要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1 交流输电线路电磁干扰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油气管道腐蚀及防护技术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2-13页 |
第2章 背景知识 | 第13-24页 |
2.1 交流干扰危害 | 第13-16页 |
2.1.1 人身安全 | 第13-15页 |
2.1.2 管道安全 | 第15页 |
2.1.3 油气管道的交流腐蚀 | 第15-16页 |
2.1.4 电磁影响的限值要求 | 第16页 |
2.2 电磁影响计算理论基础 | 第16-21页 |
2.2.1 CDEGS与矩量法 | 第16-18页 |
2.2.2 均匀土壤多导体的自阻抗和互阻抗计算 | 第18-20页 |
2.2.3 基于HIFREQ的电磁影响计算方法 | 第20-21页 |
2.3 交流输电线路对油气管道的电磁影响建模 | 第21-23页 |
2.3.1 输电线路杆塔及其接地体模型 | 第21页 |
2.3.2 输电线路导线及避雷线模型 | 第21-22页 |
2.3.3 埋地油气管道模型 | 第22-23页 |
2.3.4 电磁影响模型 | 第2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交流输电线路对油气管道的电磁影响计算 | 第24-39页 |
3.1 交流输电线路正常运行对油气管道的电磁影响计算 | 第24-28页 |
3.1.1 计算结果分析 | 第24-26页 |
3.1.2 电磁影响后果分析 | 第26-28页 |
3.2 交流输电线路短路故障对油气管道的电磁影响计算 | 第28-31页 |
3.2.1 计算结果分析 | 第28-30页 |
3.2.2 电磁影响后果分析 | 第30-31页 |
3.3 雷击输电线路对油气管道的电磁影响计算 | 第31-38页 |
3.3.1 雷电模型 | 第31页 |
3.3.2 计算模型 | 第31-33页 |
3.3.3 管道接近杆塔接地体中心距离对管道干扰电压的影响 | 第33-35页 |
3.3.4 不同雷击点对管道干扰电压的影响 | 第35-37页 |
3.3.5 不同土壤电阻率对管道干扰电压的影响 | 第37-3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4章 交流输电线路对油气管道电磁影响的防护措施 | 第39-53页 |
4.1 概述 | 第39页 |
4.2 管道交流干扰的常用防护措施 | 第39-41页 |
4.2.1 扩大强电线路与埋地管道的距离 | 第40页 |
4.2.2 管道接地排流 | 第40页 |
4.2.3 对强电线路进行电屏蔽 | 第40页 |
4.2.4 在管道上安装绝缘接头 | 第40-41页 |
4.3 接地排流防护技术 | 第41-45页 |
4.3.1 防护原理 | 第41-42页 |
4.3.2 管道敷设并行裸铜带 | 第42-43页 |
4.3.3 防护效果 | 第43-45页 |
4.4 加装屏蔽防护网 | 第45-51页 |
4.4.1 屏蔽防护网规格的确定 | 第45-46页 |
4.4.2 屏蔽防护网与管道相对位置对管道干扰电压的影响 | 第46-48页 |
4.4.3 屏蔽防护网连接杆塔方式对管道干扰电压的影响 | 第48-49页 |
4.4.4 最佳防护方案设计及效果 | 第49-51页 |
4.5 交流线路发生短路故障时的人身安全防护措施分析 | 第51-52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3-55页 |
5.1 结论 | 第53-54页 |
5.2 展望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