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论文--钢筋混凝土结构论文

钢筋—页岩陶粒混凝土粘结性能的梁式试验研究

致谢第3-4页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1页
    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2 轻骨料混凝土结构特点第10-11页
    1.3 钢筋与混凝土粘结研究状况第11-19页
        1.3.1 粘结力的组成第11页
        1.3.2 粘结性能的试验方法第11-12页
        1.3.3 粘结破坏模式第12-13页
        1.3.4 粘结性能的影响因素第13-14页
        1.3.5 粘结强度的计算第14-17页
        1.3.6 粘结滑移本构关系研究第17-19页
        1.3.7 钢筋与轻骨料混凝土的粘结性能研究第19页
    1.4 研究的目的第19页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9-21页
第二章 钢筋-页岩陶粒混凝土梁式粘结试验研究第21-52页
    2.1 概述第21页
    2.2 材料的选取及材性试验第21-25页
        2.2.1 钢筋第21页
        2.2.2 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及力学性能第21-25页
    2.3 试验过程第25-29页
        2.3.1 试件设计与制作第25-27页
        2.3.2 测试内容第27页
        2.3.3 加载方案第27-28页
        2.3.4 滑移测量第28-29页
    2.4 试验结果第29-46页
        2.4.1 试件破坏过程及特征第29-30页
        2.4.2 粘结应力的计算第30-32页
        2.4.3 荷载-滑移曲线第32-33页
        2.4.4 粘结破坏机理分析第33-34页
        2.4.5 粘结性能影响因素分析第34-40页
        2.4.6 粘结滑移特征值第40-42页
        2.4.7 粘结-滑移本构关系第42-46页
    2.5 钢筋—页岩陶粒混凝土粘结性能有限元分析第46-50页
        2.5.1 模型的建立第46页
        2.5.2 定义材料属性第46-47页
        2.5.3 计算结果与分析第47-49页
        2.5.4 混凝土强度对粘结性能的影响第49-50页
    2.6 本章小结第50-52页
第三章 锈蚀钢筋-页岩陶粒混凝土梁式粘结试验研究第52-69页
    3.1 混凝土中钢筋锈蚀机理第52-53页
        3.1.1 锈蚀条件第52页
        3.1.2 电化学锈蚀机理第52-53页
    3.2 钢筋锈蚀试验方法第53-54页
        3.2.1 暴露试验法第53-54页
        3.2.2 人工气候模拟法第54页
        3.2.3 快速通电锈蚀方法第54页
    3.3 锈蚀钢筋与页岩陶粒混凝土粘结滑移试验第54-57页
        3.3.1 试验设计及加载第54页
        3.3.2 通电锈蚀第54-55页
        3.3.3 钢筋锈蚀量控制及测定第55-57页
    3.4 试验现象及破坏形态第57-59页
        3.4.1 混凝土电阻的变化第57-58页
        3.4.2 试件锈蚀形态第58-59页
        3.4.3 试件破坏特征第59页
    3.5 试验结果分析第59-68页
        3.5.1 锈蚀率与胀裂宽度第59-60页
        3.5.2 锈蚀对极限粘结强度的影响第60-62页
        3.5.3 锈蚀对初始滑移粘结强度的影响第62-63页
        3.5.4 锈蚀对残余粘结强度的影响第63-64页
        3.5.5 粘结应力-滑移关系曲线第64-67页
        3.5.6 粘结滑移本构关系第67-68页
    3.6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第四章 HRB400钢筋与页岩陶粒混凝土粘结锚固可靠度分析第69-77页
    4.1 锚固极限状态及临界锚固长度第69-70页
    4.2 统计数据第70-72页
        4.2.1 钢筋的屈服强度第70页
        4.2.2 混凝土强度第70页
        4.2.3 几何尺寸第70-71页
        4.2.4 计算模型的准确性第71-72页
    4.3 粘结锚固的目标可靠指标第72页
    4.4 锚固长度的可靠度分析第72-75页
        4.4.1 作用效应S的统计参数及其分布第72-73页
        4.4.2 抗力R的统计参数及其分布第73-74页
        4.4.3 锚固长度计算第74-75页
    4.5 锚固长度的设计建议第75-76页
    4.6 本章小结第76-77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77-79页
    5.1 结论第77-78页
    5.2 展望第78-7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香港TVB职业剧的发展状况分析
下一篇:冗余配置航天器推力动态分配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