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5页 |
1.1.1 我国材料行业发展概述 | 第12-13页 |
1.1.2 材料行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 第13-14页 |
1.1.3 生态环境材料发展趋势 | 第14-15页 |
1.2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概述 | 第15-20页 |
1.2.1 生命周期评价的起源与发展 | 第16-17页 |
1.2.2 影响评价方法的发展概述 | 第17页 |
1.2.3 生命周期评价在我国的发展状况 | 第17-18页 |
1.2.4 生命周期评价的定义与技术框架 | 第18-20页 |
1.3 论文的选题依据 | 第20-25页 |
1.3.1 资源耗竭评价方法介绍 | 第20-21页 |
1.3.2 水资源耗竭评价方法研究分析 | 第21-25页 |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25-28页 |
1.4.1 论文的研究框架 | 第25-26页 |
1.4.2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6-28页 |
第2章 材料行业水资源耗竭评价方法研究 | 第28-42页 |
2.1 水资源使用现状 | 第28-31页 |
2.1.1 水资源的特点 | 第29-31页 |
2.1.2 水资源耗竭方式的分析以及评价难点 | 第31页 |
2.2 水资源的化学(火用) | 第31-34页 |
2.2.1 扩散(火用) | 第32页 |
2.2.2 基准环境的选取 | 第32-34页 |
2.3 水资源耗竭表征模型建立 | 第34-40页 |
2.3.1 水资源耗竭(火用)表征模型 | 第35-39页 |
2.3.2 水资源耗竭(火用)表征指数WRDI | 第39-4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3章 基于混合清单模型的水资源耗竭指数计算 | 第42-58页 |
3.1 材料工业水资源清单计算模型 | 第42-45页 |
3.1.1 基于流程的水资源清单计算模型介绍 | 第42-43页 |
3.1.2 基于投入产出方法的水资源清单计算模型介绍 | 第43-44页 |
3.1.3 水资源混合清单计算模型 | 第44-45页 |
3.2 水资源使用基础清单编制 | 第45-49页 |
3.2.1 中国工业水资源使用概况 | 第45-46页 |
3.2.2 电力生产生命周期清单 | 第46-48页 |
3.2.3 基础能源生产耗水清单 | 第48-49页 |
3.3 水资源耗竭指数计算 | 第49-55页 |
3.3.1 基础能源生产水资源耗竭指数 | 第49-50页 |
3.3.2 中国主要工业废水的水资源耗竭指数计算 | 第50-5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5-58页 |
第4章 中国钢铁生产的水资源耗竭潜力分析 | 第58-78页 |
4.1 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现状 | 第58-59页 |
4.2 钢铁生产流程水资源耗竭潜力分析 | 第59-68页 |
4.2.1 炼钢工艺流程介绍 | 第59页 |
4.2.2 目标与范围的确定 | 第59-60页 |
4.2.3 清单编制 | 第60-62页 |
4.2.4 钢铁生产水资源耗输入输出分析 | 第62-65页 |
4.2.5 钢铁生产的水资源耗竭潜力分析 | 第65-68页 |
4.3 钢铁生产的资源耗竭潜力分析 | 第68-70页 |
4.4 钢渣资源化利用下的钢铁产品的资源耗竭潜力分析 | 第70-76页 |
4.4.1 清单分配 | 第71-73页 |
4.4.2 资源耗竭潜力分析 | 第73-7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第5章 典型道路建筑材料的水资源耗竭潜力分析 | 第78-98页 |
5.1 道路建筑材料的发展现状 | 第78-80页 |
5.2 钢渣沥青混凝土道路的水资源耗竭潜力分析 | 第80-89页 |
5.2.1 目标与范围的确定 | 第80-81页 |
5.2.2 数据收集和清单分析 | 第81-87页 |
5.2.3 钢渣沥青混凝土道路建设的水资源输入输出 | 第87-88页 |
5.2.4 钢渣沥青混凝土道路建设的水资源耗竭潜力分析 | 第88-89页 |
5.3 钢渣沥青混凝土道路建设的资源耗竭潜力分析 | 第89-93页 |
5.3.1 不考虑钢渣资源化利用的资源耗竭潜力分析 | 第89-91页 |
5.3.2 考虑钢渣资源化利用的资源耗竭潜力分析 | 第91-93页 |
5.4 三种混凝土道路的资源耗竭潜力对比分析 | 第93-97页 |
5.4.1 清单计算 | 第93-95页 |
5.4.2 资源耗竭潜力分析 | 第95-9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97-98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98-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12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12-114页 |
致谢 | 第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