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近红外光谱用于快速分析制浆木片材性的研究

致谢第3-4页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5页
    1.1 研究课题背景第9-10页
    1.2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概述第10-12页
        1.2.1 近红外光谱产生原理第10-11页
        1.2.2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原理及特点第11-12页
    1.3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发展历程及研究应用现状第12-13页
        1.3.1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发展历程第12页
        1.3.2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制浆造纸领域的应用研究现状第12-13页
    1.4 近红外光谱仪器的发展第13-14页
    1.5 研究目标与主要研究内容第14-15页
第二章 近红外光谱分析在制浆造纸中应用的关键技术第15-28页
    2.1 近红外光谱中的常规分析技术第15-18页
        2.1.1 吸收光谱与朗伯-比尔定律第15-16页
        2.1.2 漫反射光谱分析技术第16-17页
        2.1.3 近红外光谱信息特点和化学计量学应用第17-18页
    2.2 制浆材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方案第18-25页
        2.2.1 样品集的收集和挑选第19页
        2.2.2 参比值及近红外光谱的测定第19-20页
        2.2.3 样品预处理和光谱数据预处理第20-23页
        2.2.4 校正模型的建立与优化第23-25页
    2.3 制浆材光谱分析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第25-26页
    2.4 模型的评价标准第26-27页
    2.5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三章 制浆木片水分含量测定第28-36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28-29页
        3.1.1 样品制备第28页
        3.1.2 样品光谱扫描第28-29页
        3.1.3 数据分析第29页
    3.2 结果与讨论第29-35页
        3.2.1 样品木材水分含量分布第29-30页
        3.2.2 木材的近红外光谱特征第30-33页
        3.2.3 建模和预测第33-35页
    3.3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四章 制浆材木素、纤维素含量预测第36-41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36页
        4.1.1 样品制备第36页
        4.1.2 仪器和方法第36页
        4.1.3 评价标准第36页
    4.2 结果与讨论第36-39页
    4.3 本章小结第39-41页
第五章 制浆木材的种类识别第41-50页
    5.1 纯种木材种类识别第41-44页
        5.1.1 样品制备和光谱获取第41-42页
        5.1.2 光谱预处理及分析第42-43页
        5.1.3 结果与讨论第43-44页
    5.2 混合木片定性识别第44-49页
        5.2.1 样品制备和光谱采集第44-46页
        5.2.2 光谱预处理及分析第46-48页
        5.2.3 定性分析模型建立及检验第48-49页
    5.3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六章 制浆材材性近红外在线检测系统开发第50-60页
    6.1 检测系统结构第50-51页
    6.2 在线检测系统的设计第51-56页
        6.2.1 系统硬件选择第51-52页
        6.2.2 系统软件设计第52-56页
    6.3 在线检测仿真实验第56-59页
        6.3.1 实验方案设计第56-58页
        6.3.2 结果分析第58-59页
    6.4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第60-62页
    7.1 结论第60-61页
    7.2 展望第61-62页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8页
附录第68-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石斛酚抗糖尿病性白内障靶标蛋白AR与iNOS相互作用初步研究
下一篇:广州公咨委制度及其实施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