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前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微生物驱油技术概述 | 第11-18页 |
1.1 微生物采油原理 | 第11-12页 |
1.2 微生物驱油技术 | 第12-14页 |
1.3 油藏特征与效果 | 第14-15页 |
1.4 微生物采油技术研究状况 | 第15-16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微生物代谢产物及驱油能力的研究 | 第18-35页 |
2.1 微生物代谢主要产物生物表面活性剂的驱油机理与类型 | 第18-20页 |
2.1.1 微生物降解烷烃的机理 | 第18-19页 |
2.1.2 生物表面活性剂种类 | 第19-20页 |
2.2 生物表面活性剂驱油能力的研究 | 第20-22页 |
2.3 生物气的驱油效果研究 | 第22-34页 |
2.3.1 生物气的驱油机理及对原油性质的影响 | 第23-27页 |
2.3.2 微生物产气的理论分析 | 第27-29页 |
2.3.3 微生物产气体量的分析研究 | 第29-32页 |
2.3.4 微生物产气驱油效果研究 | 第32-34页 |
2.4 本章结论 | 第34-35页 |
第三章 微生物驱油机理的研究 | 第35-40页 |
3.1 剩余油对菌体分布规律的影响 | 第35-37页 |
3.1.1 水相通道对菌体滞留的影响 | 第35-36页 |
3.1.2 油水界面对菌体的富集影响 | 第36页 |
3.1.3 菌体与原油的接触方式 | 第36-37页 |
3.2 微段塞驱油机理 | 第37-38页 |
3.2.1 改变油水界面张力 | 第37页 |
3.2.2 改变油相局部粘度 | 第37-38页 |
3.2.3 提高微观波及体积 | 第38页 |
3.2.4 改变局部孔道的润湿性 | 第38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四章 微生物驱油方法的研究 | 第40-49页 |
4.1 影响采收率的因素 | 第40-42页 |
4.1.1 波及程度 | 第41-42页 |
4.1.2 驱油效率 | 第42页 |
4.2 微生物生长规律 | 第42-44页 |
4.3 油藏环境下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44-48页 |
4.3.1 注入速度的确定 | 第44-45页 |
4.3.2 产物浓度及体积的确定 | 第45-46页 |
4.3.3 营养供给及产物控制 | 第46-4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