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1.绪论 | 第8-17页 |
| 1.1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 1.1.1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 第8页 |
| 1.1.2 中巴自贸区的建立 | 第8页 |
| 1.1.3“中巴经济走廊”构想的提出及付诸实践 | 第8-9页 |
| 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1.2.1 理论意义 | 第9页 |
| 1.2.2 现实意义 | 第9-10页 |
| 1.3 文献综述及述评 | 第10-14页 |
| 1.3.1 关于“中巴经济走廊”的研究 | 第10-11页 |
| 1.3.2 关于中巴自贸区的研究 | 第11-12页 |
| 1.3.3 关于中国与巴基斯坦商品贸易现状的研究 | 第12-13页 |
| 1.3.4 关于中巴商品贸易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13-14页 |
| 1.3.5 研究现状述评 | 第14页 |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4-16页 |
| 1.4.1 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 1.4.2 技术路线图 | 第15页 |
| 1.4.3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 1.5 可能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第16-17页 |
| 1.5.1 可能的创新点 | 第16页 |
| 1.5.2 不足之处 | 第16-17页 |
| 2.中巴贸易优势及“中巴经济走廊”背景下的机遇挑战分析 | 第17-23页 |
| 2.1 中巴双边关系历程回顾 | 第17-18页 |
| 2.2 中巴两国开展贸易的必要性分析 | 第18-19页 |
| 2.2.1 政治安全领域 | 第18页 |
| 2.2.2 经济领域 | 第18页 |
| 2.2.3 外交领域 | 第18-19页 |
| 2.3 中国与巴基斯坦发展贸易的优势条件分析 | 第19-20页 |
| 2.3.1 交通优势 | 第19页 |
| 2.3.2 经济上互补性较强 | 第19页 |
| 2.3.3 深厚的政治基础 | 第19-20页 |
| 2.3.4 得天独厚的地缘人文优势 | 第20页 |
| 2.4“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下中国与巴基斯坦发展贸易的机遇与挑战 | 第20-23页 |
| 2.4.1“中巴经济走廊”建设背景下中巴贸易的新机遇 | 第20-21页 |
| 2.4.2“中巴经济走廊”建设背景下中巴贸易可能面临的新挑战 | 第21-23页 |
| 3.中国与巴基斯坦商品贸易发展现状分析 | 第23-35页 |
| 3.1 中国与巴基斯坦双边商品贸易规模分析 | 第23-28页 |
| 3.1.1 中巴双边商品贸易总量分析 | 第23-27页 |
| 3.1.2 中巴双边商品贸易增速分析 | 第27页 |
| 3.1.3 中巴双边商品贸易差额分析 | 第27-28页 |
| 3.2 中国与巴基斯坦的对外贸易市场结构分析 | 第28-30页 |
| 3.2.1 中国的对外贸易市场结构分析 | 第28-29页 |
| 3.2.2 巴基斯坦的对外贸易市场结构分析 | 第29-30页 |
| 3.3 中国与巴基斯坦双边商品贸易结构分析 | 第30-35页 |
| 3.3.1 中国对巴基斯坦出口商品结构分析 | 第30-32页 |
| 3.3.2 巴基斯坦对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分析 | 第32-35页 |
| 4.中国与巴基斯坦商品贸易互补性和竞争性实证研究 | 第35-45页 |
| 4.1 中巴商品贸易互补性分析 | 第35-38页 |
| 4.1.1 选择贸易互补性相关指数 | 第35页 |
| 4.1.2 中巴双边商品贸易互补性实证分析 | 第35-38页 |
| 4.2 中巴商品贸易竞争性分析 | 第38-43页 |
| 4.2.1 贸易竞争性指数 | 第38-39页 |
| 4.2.2 中巴双边商品贸易竞争性实证分析 | 第39-43页 |
| 4.3 结论 | 第43-45页 |
| 5.中国与巴基斯坦商品贸易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第45-50页 |
| 5.1 变量的选择、模型的构建及数据来源 | 第45-46页 |
| 5.1.1 变量的选择 | 第45页 |
| 5.1.2 模型的构建 | 第45-46页 |
| 5.1.3 数据来源 | 第46页 |
| 5.2 中国与巴基斯坦进出口贸易影响因素协整分析 | 第46-48页 |
| 5.2.1 变量的单位根检验 | 第46-47页 |
| 5.2.2 中巴进口贸易影响因素的协整检验 | 第47-48页 |
| 5.2.3 中巴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的协整检验 | 第48页 |
| 5.3 结论 | 第48-50页 |
| 6.“中巴经济走廊”下推动中国与巴基斯坦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50-55页 |
| 6.1 国家层面 | 第50-53页 |
| 6.1.1 充分利用“经济走廊”带来的机遇,并积极应对挑战 | 第50-51页 |
| 6.1.2 继续深入推进自贸区的建设,促进双边贸易向纵深发展 | 第51页 |
| 6.1.3 针对存在互补性或竞争性的商品,采取不同的对策 | 第51-52页 |
| 6.1.4 积极加以引导影响双方进出口贸易的因素 | 第52页 |
| 6.1.5 加强中巴技术合作,助推巴基斯坦贸易结构升级 | 第52-53页 |
| 6.1.6 中国政府应重视新疆在沟通中巴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 | 第53页 |
| 6.2 企业层面 | 第53-55页 |
| 6.2.1 企业应认真研究“中巴经济走廊”中出台的投资相关优惠政策 | 第53页 |
| 6.2.2 加大产品技术的研发力度,树立品牌形象,扩大市场占有率 | 第53页 |
| 6.2.3 国内外贸企业在与巴开展贸易业务时应诚信谨慎 | 第53-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 致谢 | 第59-60页 |
| 作者简介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