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缩略语 | 第10-11页 |
前言 | 第11-14页 |
研究现状、成果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方法 | 第12-14页 |
1.对象和方法 | 第14-22页 |
1.1 研究对象 | 第14-15页 |
1.2 研究方法 | 第15-22页 |
2.结果 | 第22-32页 |
2.1 不同矢状骨面型高角患者双侧TMJ的对称性 | 第22-25页 |
2.2 不同矢状骨面型高角患者髁突在关节窝中的位置 | 第25-27页 |
2.2.1 不同矢状骨面型高角组内关节前、后间隙对比 | 第25-26页 |
2.2.2 不同矢状骨面型高角组间关节间隙对比 | 第26-27页 |
2.2.3 不同矢状骨面型高角患者髁突在关节窝中位置的百分比 | 第27页 |
2.3 不同矢状骨面型高角患者的髁突形态 | 第27-29页 |
2.4 不同矢状骨面型高角患者的关节窝形态 | 第29-30页 |
2.5 不同矢状骨面型高角患者的下颌骨形态 | 第30-32页 |
3.讨论 | 第32-41页 |
3.1 CBCT测量TMJ较传统测量方式的优势 | 第32页 |
3.2 不同矢状骨面型高角患者双侧TMJ的对称性 | 第32-33页 |
3.3 不同矢状骨面型高角错(牙合)畸形患者的髁突位置 | 第33-35页 |
3.3.1 髁突与关节窝的垂直向关系 | 第33-34页 |
3.3.2 髁突与关节窝的前后向关系 | 第34页 |
3.3.3 研究髁突与关节窝位置关系的临床意义 | 第34-35页 |
3.4 不同矢状骨面型高角错(牙合)畸形患者的髁突形态 | 第35-38页 |
3.4.1 不同矢状骨面型高角患者的髁突头形态 | 第35-36页 |
3.4.2 不同矢状骨面型高角患者的髁突高度 | 第36-37页 |
3.4.3 不同矢状骨面型高角患者的髁突角 | 第37页 |
3.4.4 高角错(牙合)畸形患者与个别正常(牙合)的髁突形态差异 | 第37-38页 |
3.5 不同矢状骨面型高角错(牙合)畸形患者髁突与下颌骨形态的关系 | 第38页 |
3.6 不同矢状骨面型高角错(牙合)畸形患者的关节窝形态 | 第38-41页 |
结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7页 |
综述 CBCT在错(牙合)畸形颞下颌关节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 第47-55页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个人简历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