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宋茶诗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9-18页 |
一、“晚宋”“茶诗”的定义及茶诗溯源 | 第9-12页 |
二、研究综述 | 第12-16页 |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6-18页 |
第一章 晚宋茶诗创作的社会文化背景 | 第18-33页 |
第一节 方兴未艾的晚宋茶文化 | 第18-24页 |
一、茶业经济的繁荣 | 第19-21页 |
二、茶风茶俗的渗透 | 第21-23页 |
三、茶书专著的兴盛 | 第23-24页 |
第二节 晚宋诗人与茶结缘 | 第24-33页 |
一、历职茶官,掌管茶事 | 第24-27页 |
二、遁迹山林,与茶相伴 | 第27-29页 |
三、以茶为媒,酬唱往来 | 第29-33页 |
第二章 晚宋茶诗的分类 | 第33-64页 |
第一节 叙事为主的茶诗 | 第33-45页 |
一、茶叶种类的介绍 | 第33-36页 |
二、茶叶采摘与饮茶方式的说明 | 第36-39页 |
三、茶之水与茶之境的选择 | 第39-41页 |
四、饮茶功效的追求 | 第41-45页 |
第二节 抒情为主的茶诗 | 第45-55页 |
一、朋友之间的情深厚谊 | 第45-48页 |
二、社会人生的万千感慨 | 第48-53页 |
三、对茶的喜爱和赞美 | 第53-55页 |
第三节 以说理为主的茶诗 | 第55-64页 |
一、茶禅一味 | 第56-59页 |
二、清高廉洁 | 第59-61页 |
三、天人合一、清净无为 | 第61-64页 |
第三章 晚宋茶诗的艺术特色 | 第64-75页 |
第一节 艺术手法:用典、翻案与以赋为诗 | 第64-69页 |
第二节 审美趣味:平民化 | 第69-72页 |
第三节 风格特征:清苦与清新兼具 | 第72-75页 |
第四章 茶对晚宋诗歌创作与诗学批评的影响 | 第75-85页 |
第一节 茶兴与诗兴 | 第75-78页 |
一、安顿心灵,引发诗情 | 第75-77页 |
二、激发诗思,丰富题材 | 第77-78页 |
第二节 茶清与诗清 | 第78-82页 |
一、茶功与苦吟 | 第79-80页 |
二、茶清与“清形” | 第80-81页 |
三、茶清与清味 | 第81-82页 |
第三节 品茗与“妙悟” | 第82-85页 |
第五章 晚宋茶诗的文化意蕴与文学史意义 | 第85-101页 |
第一节 晚宋诗人的饮茶志趣 | 第85-94页 |
一、饮茶与清省人生 | 第85-88页 |
二、饮茶与隐逸情怀 | 第88-92页 |
三、饮茶与身“轻”心“闲” | 第92-94页 |
第二节 晚宋茶诗的文学史意义 | 第94-101页 |
一、茶诗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 第95-96页 |
二、咏物诗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 第96-101页 |
小结 | 第101-104页 |
附录 晚宋茶诗文本 | 第104-134页 |
参考文献 | 第134-139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139-140页 |
致谢 | 第140-1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