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文化理论论文--文化哲学论文

唯物史观视域下中国近代文化自信的丧失与当代重建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导论第7-14页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第7-9页
        (一) 选题背景第7-8页
        (二) 选题意义第8-9页
    二、研究综述第9-11页
        (一) 文化自信的丧失研究第10页
        (二) 文化自信的重建研究第10-11页
    三、研究内容与目标第11-12页
        (一) 研究内容第11-12页
        (二) 研究目标第12页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第12-14页
        (一) 研究方法第12-13页
        (二) 论文的创新性第13-14页
第一章 文化自信概述第14-23页
    一、文化自信概念内涵第14-15页
    二、文化自信的基础和来源第15-20页
        (一) 文化自信的基础第15-17页
        (二) 文化自信的前提第17-18页
        (三) 文化自信的根本来源第18-20页
    三、文化自信的培育和养成第20-23页
第二章 近代中国文化自信的丧失及其影响第23-30页
    一、中国近代以来文化自信的逐步丧失第23-25页
        (一) 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第23-24页
        (二) 甲午中日战争到新中国成立时期第24-25页
    二、中国近代以来文化自信丧失原因探析第25-27页
    三、中国近代以来文化自信丧失的影响第27-30页
        (一) 政治上的自我怀疑第27-28页
        (二) 文化上的自我否定第28-30页
第三章 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重建第30-40页
    一、文化自信重建的意义第30-33页
        (一) 文化自信是面对“文明的冲突”的理性支撑第30-31页
        (二) 化自信是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的一个观念前提第31-32页
        (三) 文化自信是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内在张力第32-33页
    二、文化自信当代重建的历史考察第33-35页
        (一)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文化自信盲目发展第33-34页
        (二) 改革开放到二十世纪末:文化自信理性回归第34页
        (三) 二十一世纪至今:文化自信强势重建第34-35页
    三、文化自信当代重建的路径探索第35-40页
        (一) 发展生产力,提升国家经济实力,夯实文化自信的物质基础第35-36页
        (二) 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坚定文化自信的方向第36页
        (三)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就文化自信的灵魂第36-37页
        (四) 传承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化自信的丰厚土壤第37-38页
        (五) 发展文化产业,扩展文化自信的实践空间第38页
        (六) 积极吸收借鉴人类优秀文化成果,丰富文化自信的文明给养第38-40页
结语第40-42页
参考文献第42-45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45-46页
致谢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青海地区藏汉族2型糖尿病临床特点比较分析
下一篇:晚宋茶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