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纳手性结构的全息制备模拟及光传输特性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符号说明 | 第8-9页 |
1. 前言 | 第9-18页 |
1.1 手性结构 | 第9-11页 |
1.2 手性光子结构的制备 | 第11-16页 |
1.2.1 微加工方法 | 第11-12页 |
1.2.2 激光直写法 | 第12-13页 |
1.2.3 倾斜角溅射沉积法 | 第13-14页 |
1.2.4 激光全息光刻法 | 第14-15页 |
1.2.5 3D打印技术 | 第15-16页 |
1.3 论文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安排 | 第16-18页 |
2. 全息干涉基本原理 | 第18-31页 |
2.1 倒格矢与倒易点阵 | 第18-20页 |
2.1.1 倒格矢定义 | 第18页 |
2.1.2 倒易点阵的物理意义 | 第18-20页 |
2.2 周期函数的Fourier展开 | 第20-24页 |
2.2.1 简单二维周期函数 | 第20-24页 |
2.3 全息光刻技术制备光子结构原理 | 第24-29页 |
2.3.1 干涉叠加原理 | 第24页 |
2.3.2 基于全息干涉技术获得立方晶格结构 | 第24-27页 |
2.3.3 基于全息干涉技术获得Gyroid结构 | 第27-29页 |
2.4 基于全息制备实现光子结构的模拟分析思路 | 第29-31页 |
3. 基于 4+1 光束全息干涉制备螺旋手性结构 | 第31-40页 |
3.1 4+1 束光路结构 | 第31-32页 |
3.2 模拟结果 | 第32-39页 |
3.2.1 螺旋结构 | 第32-35页 |
3.2.2 复式螺旋结构 | 第35-37页 |
3.2.3 空心螺旋结构 | 第37-39页 |
3.3 小结 | 第39-40页 |
4. 非对称光路获得手性结构 | 第40-47页 |
4.1 非对称光束干涉结构分析 | 第40-42页 |
4.2 不同偏振条件下的结果 | 第42-46页 |
4.2.1 一束光为 0°偏振 | 第43-44页 |
4.2.2 一束光为 90°偏振 | 第44-46页 |
4.3 小结 | 第46-47页 |
5. 光子结构的光传输特性研究 | 第47-57页 |
5.1 一维超晶格光子结构 | 第47-49页 |
5.2 二维手性光子结构 | 第49-51页 |
5.3 三维螺旋手性结构 | 第51-56页 |
5.3.1 螺旋结构传输特性分析 | 第51-54页 |
5.3.2 复式螺旋结构传输特性分析 | 第54-55页 |
5.3.3 螺柱结构传输特性分析 | 第55-56页 |
5.4 小结 | 第56-57页 |
结论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附录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