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8-11页 |
1.1.1 移动通信的演进背景 | 第8-10页 |
1.1.2 移动通信系统的未来愿景 | 第10-11页 |
1.2 课题研究现状分析 | 第11-13页 |
1.2.1 技术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信道估计的意义 | 第12-13页 |
1.3 本文主要工作和章节安排 | 第13-14页 |
第二章 无线通信信道特性及MIMO-OFDM系统概述 | 第14-31页 |
2.1 无线通信信道特性 | 第14-15页 |
2.2 无线信道大尺度衰落 | 第15-20页 |
2.2.1 一般路径损耗模型 | 第15-16页 |
2.2.2 Okumura/Hata模型 | 第16-18页 |
2.2.3 IEEE 802.16d模型 | 第18-20页 |
2.3 无线信道小尺度衰落 | 第20-23页 |
2.3.1 小尺度衰落的参数 | 第20-22页 |
2.3.2 时间色散衰落与频率色散衰落 | 第22-23页 |
2.4 MIMO-OFDM系统模型 | 第23-30页 |
2.4.1 OFDM技术 | 第23-27页 |
2.4.2 MIMO技术 | 第27-29页 |
2.4.3 MIMO-OFDM系统 | 第29-3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基于压缩感知的MIMO-OFDM系统的信道估计 | 第31-52页 |
3.1 压缩感知理论 | 第31-37页 |
3.1.1 信号的稀疏表示 | 第33页 |
3.1.2 测量矩阵的设计 | 第33-35页 |
3.1.3 信号重建算法 | 第35-37页 |
3.2 导频分布类型 | 第37-39页 |
3.2.1 块状类型 | 第37-38页 |
3.2.2 梳状类型 | 第38-39页 |
3.2.3 格状类型 | 第39页 |
3.3 基于训练符号的信道估计 | 第39-44页 |
3.3.1 LS信道估计 | 第40-41页 |
3.3.2 MMSE信道估计 | 第41-43页 |
3.3.3 基于DFT的信道估计 | 第43-44页 |
3.4 基于压缩感知的MIMO-OFDM系统的信道估计 | 第44-49页 |
3.4.1 MIMO-OFDM稀疏信道模型 | 第44-46页 |
3.4.2 基于改进的正交匹配追踪算法信道估计 | 第46-49页 |
3.5 系统性能分析与仿真 | 第49-5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四章 基于压缩感知稀疏信道估计的大规模MIMO系统 | 第52-63页 |
4.1 大规模天线技术的理论基础 | 第52-55页 |
4.1.1 从传统的MIMO到大规模天线 | 第52页 |
4.1.2 大规模天线的理论特性 | 第52-53页 |
4.1.3 大规模天线增益的来源 | 第53-55页 |
4.2 基于压缩感知稀疏信道估计的大规模MIMO系统 | 第55-62页 |
4.2.1 基于压缩感知稀疏信道估计的大规模MIMO系统模型 | 第55-57页 |
4.2.2 测量矩阵的块相干性分析 | 第57-58页 |
4.2.3 基于块最优化的正交匹配追踪算法的信道估计 | 第58-59页 |
4.2.4 系统仿真结果分析 | 第59-62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3-65页 |
5.1 全文总结 | 第63-64页 |
5.2 未来工作展望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