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英文摘要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本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页 |
1.2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 本文主要内容及各章节安排 | 第12-14页 |
第2章 智能配电网的MAS自愈控制基本原理 | 第14-21页 |
2.1 智能配电网概述 | 第14页 |
2.2 自愈控制概述 | 第14-15页 |
2.3 MAS基本原理 | 第15-16页 |
2.3.1 Agent的定义 | 第15页 |
2.3.2 Agent的基本属性 | 第15-16页 |
2.3.3 智能配电网自愈控制原理 | 第16页 |
2.4 微网运行控制方式 | 第16-19页 |
2.4.1 微电源接口的控制方法 | 第17页 |
2.4.2 微网运行控制模式 | 第17-19页 |
2.4.3 微网MAS的分层对等控制 | 第19页 |
2.5 合同网控制策略 | 第19-20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3章 基于MAS分层的智能配电网自愈控制框架结构 | 第21-41页 |
3.1 配电网传统的自愈控制框架结构 | 第21页 |
3.2 智能配电网的自愈控制分层控制框架结构 | 第21-24页 |
3.2.1 两级控制环设计 | 第22页 |
3.2.2 三层结构十个控制环节设计 | 第22-24页 |
3.3 智能配电网自愈控制的运行状态设置及状态之间转换 | 第24-26页 |
3.4 基于MAS的智能配电网自愈控制的分层分区控制结构 | 第26-39页 |
3.4.1 分层Agent的功能设计 | 第27-32页 |
3.4.2 分区管理Agent的结构与功能 | 第32-33页 |
3.4.3 微网管理Agent的分层对等控制结构 | 第33-34页 |
3.4.4 各控制模块控制流程设计 | 第34-3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4章 智能配电网的区域划分设计和仿真 | 第41-48页 |
4.1 配电网区域划分中采用的电气距离 | 第41-42页 |
4.2 配电网模糊聚类区域划分法 | 第42-43页 |
4.2.1 标准化原始数据 | 第42-43页 |
4.2.2 建立模糊相似矩阵 | 第43页 |
4.2.3 动态聚类 | 第43页 |
4.3 模糊聚类分区结果的调整 | 第43-44页 |
4.4 分区内中枢母线的选择 | 第44页 |
4.5 仿真算例 | 第44-47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5章 基于MAS的配电网自愈控制仿真分析 | 第48-64页 |
5.1 配电网分区间的相邻关系分析 | 第48-49页 |
5.2 配电网正常和经济运行状态仿真分析 | 第49-54页 |
5.3 配电网警戒和异常运行状态仿真分析 | 第54-59页 |
5.3.1 配电网警戒运行状态仿真分析 | 第54-56页 |
5.3.2 配电网异常运行状态仿真分析 | 第56-59页 |
5.4 配电网紧急和恢复运行状态仿真分析 | 第59-61页 |
5.5 含微网的配电网紧急控制分析 | 第61-63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结论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