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车辆工程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车体构造及设备论文--车辆设备论文

地铁列车耐撞性结构及安全性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1-19页
    1.1 论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1-13页
    1.2 国内外车辆冲击碰撞研究现状第13-16页
        1.2.1 国外车辆冲击碰撞研究现状第13-15页
        1.2.2 国内车辆冲击碰撞研究现状第15-16页
    1.3 车辆的碰撞事故分类及其特点第16-18页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8-19页
第2章 车辆碰撞仿真基本理论和关键技术第19-31页
    2.1 显式非线性有限元方程的建立第19-27页
        2.1.1 显式有限元算法的发展第19页
        2.1.2 车辆碰撞的基本理论第19-22页
        2.1.3 平衡方程的建立第22-24页
        2.1.4 材料本构关系的建立第24-26页
        2.1.5 有限元方程的建立第26-27页
    2.2 中心差分法及时间步长的选取第27-28页
    2.3 沙漏控制方法第28-29页
    2.4 接触碰撞算法第29-30页
        2.4.1 接触碰撞界面算法第29页
        2.4.2 摩擦力的计算第29-30页
    2.5 应变率敏感材料的本构模型第30页
    2.6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3章 典型吸能结构吸能特性分析研究第31-44页
    3.1 引言第31页
    3.2 材料本构模型参数化分析第31-40页
        3.2.1 变形体本构模型的影响分析第31-37页
        3.2.2 基于实验数据的应变率影响分析第37-40页
    3.3 材料型号变化的影响分析第40-42页
    3.4 单元尺寸的影响分析第42-43页
    3.6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4章 车辆性能评价的动态冲击分析第44-78页
    4.1 地铁车辆的结构简介第44-46页
    4.2 碰撞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46-48页
    4.3 车辆耐撞性评价标准第48-50页
    4.4 基于碰撞仿真的结果分析第50-76页
        4.4.1 地铁车与固定刚性障壁的碰撞仿真分析第50-65页
        4.4.2 两地铁车间的碰撞仿真分析第65-76页
    4.5 本章小结第76-78页
第5章 地铁列车结果对比分析及耐撞性车辆的概念设计第78-88页
    5.1 地铁列车的结果对比分析第78-82页
    5.2 车体动态分级刚度特性研究第82-84页
    5.3 正面碰撞的集中参数化模型及概念设计第84-86页
    5.4 本章小结第86-88页
结论与展望第88-90页
致谢第90-91页
Acknowledgements第91-93页
参考文献第93-9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沉默信息调节因子3(SIRT3)对肝癌细胞化疗药物敏感性影响的机制研究
下一篇:氢气对脓毒症小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