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侠义小说中的政治意识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8-11页 |
一、选题依据及选题意义 | 第8-9页 |
二、篇目及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三、对侠与政治意识的界定 | 第10-11页 |
第一章 侠义小说政治意识的类型 | 第11-27页 |
一、期待国家统一的意识 | 第11-19页 |
(一) 宣扬王朝正统的意识 | 第11-14页 |
(二) 加强中央集权的意识 | 第14-19页 |
二、对国家衰亡的忧患意识 | 第19-27页 |
(一) 揭露皇权失效与官场的黑暗 | 第19-21页 |
(二) 揭示阶级反抗加剧和人民疾苦加深的现实 | 第21-25页 |
(三) 隐退之风的盛行 | 第25-27页 |
第二章 侠义小说政治意识的特点 | 第27-37页 |
一、政治意识的时代感强 | 第27-31页 |
(一) 政治意识体现时代的声音 | 第27-28页 |
(二) 文本背景揭示时代感强 | 第28-31页 |
二、政治意识对立性大的特征 | 第31-33页 |
(一) 阶级立场的对立 | 第31-32页 |
(二) 国家心态的对立 | 第32-33页 |
三、政治意识忧患深的特征 | 第33-37页 |
(一) 对国家命运的关心 | 第33-35页 |
(二) 对广大人民的同情 | 第35-37页 |
第三章 侠义小说政治意识产生原因 | 第37-50页 |
一、对唐前文化中政治意识的继承与发展 | 第37-43页 |
(一) 对先秦诸子思想的继承 | 第37-40页 |
(二) 对汉魏晋侠类作品中的思想的继承 | 第40-43页 |
二、时代环境催生了侠义小说的政治意识 | 第43-50页 |
(一) 唐代的政治状况催生 | 第43-46页 |
(二) 唐代思想环境的催生 | 第46-50页 |
小结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附录:汪聚应唐人豪侠小说考辑篇目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8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