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2页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7-8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8-10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1.5 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11-12页 |
第2章 大学校长公开选拔的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12-17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2-14页 |
2.1.1 公立大学与研究型大学 | 第12页 |
2.1.2 校长与大学校长 | 第12-14页 |
2.1.3 公开选拔制度 | 第14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4-17页 |
2.2.1 治理理论 | 第14-15页 |
2.2.2 制度变迁理论 | 第15-16页 |
2.2.3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6-17页 |
第3章 我国研究型大学校长选拔制度 | 第17-32页 |
3.1 我国研究型大学校长选拔制度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17-23页 |
3.1.1 我国研究型大学校长选拔制度的历史进程 | 第17-20页 |
3.1.2 现行的大学校长选拔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实行公开选拔的必要性 | 第20-23页 |
3.2 我国试行直属高校公开选拔校长的经验总结 | 第23-32页 |
3.2.1 研究对象 | 第23-24页 |
3.2.2 我国试行公开选拔大学校长的选拔标准与程序分析 | 第24-25页 |
3.2.3 我国试行直属高校公开选拔校长的经验与不足 | 第25-32页 |
第4章 国外一流公立研究型大学校长选拔制度 | 第32-40页 |
4.1 研究对象介绍 | 第32页 |
4.2 国外公立研究型大学校长公开选拔标准和选拔程序分析 | 第32-35页 |
4.2.1 遴选标准 | 第32-34页 |
4.2.2 遴选程序 | 第34-35页 |
4.3 国外公立研究型大学校长选拔制度的启示 | 第35-40页 |
第5章 完善我国研究型大学校长公开选拔制度的建议 | 第40-44页 |
5.1 组建完善的选拔主体 | 第40页 |
5.2 构建科学的选拔标准 | 第40-42页 |
5.3 确立民主的选拔程序 | 第42页 |
5.4 设立有力的监督考核机制 | 第42-43页 |
5.5 明确大学校长的角色定位并促进职业化和专业化发展 | 第43-44页 |
结论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