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四轮变速箱齿轮的接触分析及修形的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2.1 齿轮接触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齿轮修形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3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小四轮变速箱齿轮的参数化三维建模 | 第18-25页 |
2.1 东方红YTO-180 拖拉机 | 第18-19页 |
2.2 变速箱齿轮的测绘 | 第19页 |
2.3 直齿轮的参数化建模与装配 | 第19-24页 |
2.3.1 直齿轮的参数化建模 | 第19-22页 |
2.3.2 齿轮装配 | 第22-23页 |
2.3.3 齿轮建模与装配基本流程 | 第23-2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齿轮的有限元接触应力分析 | 第25-38页 |
3.1 齿轮有限元仿真分析 | 第25-30页 |
3.1.1 齿轮对模型的基本参数 | 第25页 |
3.1.2 齿轮副材料属性 | 第25页 |
3.1.3 接触算法的选择 | 第25-26页 |
3.1.4 ANSYS的接触类型与接触方式的选择 | 第26-27页 |
3.1.5 网格的划分 | 第27-28页 |
3.1.6 边界条件与载荷的设定 | 第28-29页 |
3.1.7 分析求解 | 第29-30页 |
3.2 静力学分析 | 第30-31页 |
3.2.1 边界条件和载荷的设定并计算 | 第30页 |
3.2.2 结果分析 | 第30-31页 |
3.3 疲劳分析 | 第31-32页 |
3.3.1 分析的理论基础 | 第31页 |
3.3.2 结果分析 | 第31-32页 |
3.4 齿轮副系统的模态分析 | 第32-34页 |
3.4.1 模态分析的理论基础 | 第32-33页 |
3.4.2 边界条件的设定并求解 | 第33页 |
3.4.3 结果分析 | 第33-34页 |
3.5 瞬态动力学分析 | 第34-37页 |
3.5.1 瞬态动力学分析理论基础 | 第35页 |
3.5.2 参数的设定 | 第35页 |
3.5.3 结果分析 | 第35-37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齿轮的齿廓修形 | 第38-46页 |
4.1 齿轮常用的修形方法 | 第38页 |
4.2 齿廓修形的原理 | 第38-39页 |
4.3 齿廓修形的方法 | 第39-40页 |
4.4 齿廓修形参数的确定 | 第40-42页 |
4.4.1 修形长度L的确定 | 第40-41页 |
4.4.2 修形曲线的确定 | 第41页 |
4.4.3 最大修形量的确定 | 第41-42页 |
4.5 齿轮齿廓修形的有限元分析 | 第42-44页 |
4.5.1 齿廓修形的结果 | 第43-44页 |
4.5.2 齿廓修形前后应力的变化规律 | 第44页 |
4.5.3 齿廓修形前后接触压力的变化规律 | 第44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五章 齿轮的齿向修形 | 第46-53页 |
5.1 齿轮齿向修形的原理 | 第46页 |
5.2 直齿轮齿向修形的方法 | 第46-48页 |
5.3 齿向修形参数的确定 | 第48-50页 |
5.3.1 鼓形量的确定 | 第48-49页 |
5.3.2 鼓形中心的确定 | 第49-50页 |
5.4 齿轮齿向修形有限元分析 | 第50-52页 |
5.4.1 齿向修形的分析结果 | 第50-51页 |
5.4.2 齿向修形前后应力的变化规律 | 第51页 |
5.4.3 齿向修形前后接触压力的变化规律 | 第51-52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3-55页 |
6.1 总结 | 第53页 |
6.2 展望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作者简介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