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黄土崩塌地质灾害的研究背景 | 第10-13页 |
1.1.1 黄土的基本性质 | 第10-11页 |
1.1.2 黄土地质灾害主要类型 | 第11-13页 |
1.2 黄土崩塌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第16-20页 |
第二章 临汾市区域地质特征及环境条件 | 第20-28页 |
2.1 临汾市交通地理位置概况 | 第20-21页 |
2.2 自然地理环境 | 第21-25页 |
2.2.1 地形地貌 | 第21-22页 |
2.2.2 气候条件 | 第22-23页 |
2.2.3 水文地质条件 | 第23页 |
2.2.4 地层岩性特征 | 第23-25页 |
2.3 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 第25-28页 |
2.3.1 植被 | 第25页 |
2.3.2 经济发展现状 | 第25页 |
2.3.3 人类活动 | 第25-28页 |
第三章 临汾市黄土崩塌地质灾害特征及成因分析 | 第28-46页 |
3.1 崩塌概述 | 第28-29页 |
3.2 崩塌的分类 | 第29-33页 |
3.2.1 崩滑 | 第30-31页 |
3.2.2 坍窑 | 第31-32页 |
3.2.3 塌岸 | 第32-33页 |
3.3 黄土崩塌形成条件 | 第33-39页 |
3.3.1 地层岩性结构方面 | 第33-35页 |
3.3.2 人类工程活动方面 | 第35-37页 |
3.3.3 自然因素方面 | 第37-39页 |
3.4 黄土崩塌灾害实例与分析 | 第39-43页 |
3.5 崩塌灾害隐患点 | 第43-46页 |
3.5.1 崩塌灾害隐患点变形破坏方式 | 第43-45页 |
3.5.2 隐患点调查实例 | 第45-46页 |
第四章 冻融循环对原状黄土影响的试验研究 | 第46-66页 |
4.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第46-47页 |
4.2 试验准备 | 第47-53页 |
4.2.1 样品的采集 | 第47页 |
4.2.2 实验方法及方案 | 第47-53页 |
4.3 实验结果分析 | 第53-63页 |
4.3.1 含水量方面 | 第53-54页 |
4.3.2 抗剪强度方面 | 第54-56页 |
4.3.3 内摩擦角方面 | 第56-60页 |
4.3.4 粘聚力方面 | 第60-63页 |
4.4 冻融循环与阁窑沟渠土体崩塌的联系及防治建议 | 第63-66页 |
4.4.1 冻融循环与山体崩塌联系的分析 | 第63页 |
4.4.2 建议 | 第63-66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5.1 结论 | 第66-67页 |
5.2 展望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4页 |
致谢 | 第74-76页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6页 |